承接县学校碳纤维加固工程 裂缝修复加固承接城阳区学校碳纤维加固工程 裂缝修复加固
产品主要包括碳纤维布、碳纤维板、芳纶纤维布、碳纤维配套树脂及结构胶较等系列材料植筋加固介绍材料要求
1.1 钢筋
1.1.1 -0.3m处圈梁钢筋为Ф12,填充墙拉筋为Ф6,过梁为Ф10,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规定,并有出厂质量证明,按规定做物理力学性能复试。
1.1.2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老锈。
1.2 植筋胶
1.2.1 植筋胶采用改性环氧类。级别按设计要求选用,其性能必须符合表2.1.2.1的规定。
表2.1.2.1 植筋用胶安全性能检验合格指标 性 能 项 目 性能要求 A级胶 B级胶 胶 体 性 能 劈裂抗拉强度(Mpa) ≥8.5 ≥7.0 抗弯强度Mpa) ≥50 ≥40 抗压强度(Mpa) ≥60 约束拉拔条 件下带肋钢 筋与混凝土 的粘结强度 C30 φ25 l=150mm ≥11.0 ≥8.5 C60 φ25 l=125mm ≥17.0 ≥14.0 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 ≥99
1.2.2 植筋胶必须通过毒性检验,对完全固化的植筋胶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无毒卫生等级要求, 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二、主要机具
2.1 机械:钢筋探测仪器 、电锤、水钻、小型气泵、砂轮锯、磨光机
2.2 工具:毛刷、钢丝刷、气管、胶枪
三、作业条件:
3.1 对植筋操作的工人进行交底、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施工。
3.2 大面积植筋前,必须先对不同品牌植筋胶和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样板施工,抗拉拔承载力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3.3 植筋部位原结构面的缺陷按相关要求进行补强或加固处理完成。
3.4 特殊部位的操作平台搭设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四、操作工艺
4.1 工艺流程 定位 钻 孔 钻孔机 清 孔 清 孔 清 孔 注 胶 插 筋锚 固 溢出植筋胶钢 筋 注胶枪棉丝擦丙酮 钢丝刷气 泵 5 6 7 8 4 3 2 旋转
4.2 操作方法
4.2.1 定位、钻孔 根据设计要求,在现场进行放线定位,标出钻孔位置,在放线定位前应采用探测仪器对原构件的钢筋位置进行探测,植筋的位置不得与原构件的钢筋位置冲突。确定好钻孔位置后使用水钻或电锤进行钻孔,当原构件质量较差,存在裂纹缝隙时必须采用水钻,以减少施工震动对结构造成的破坏,植筋孔径大小为d+4mm。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
4.2.2 植筋孔清理和验收
4.2.2.1 钻孔完成后,将孔周围灰尘清理干净,用气泵、钢丝刷清孔,对重要构件要作到三吹两刷,即吹孔三次、清刷两次。其余构件清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清刷完毕后,用棉丝沾丙酮,清刷孔洞内壁,使孔洞内最终达到清洁干燥。
4.2.2.2 如遇成孔部位较潮湿的情况,还须用加热棒,对所成的孔进行干燥处理。
4.2.2.3 清孔后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孔封堵严密,以防有灰尘和异物落入。
4.2.2.4 植筋孔清理完成后,组织相关方进行隐蔽验收,并作好验收记录,验收记录见附表一。
4.2.3 钢筋除锈 承接县学校碳纤维加固工程 裂缝修复加固碳纤维布施工工艺建平县楼房塌陷加固
4.2.4.1 植筋用钢筋必须做好除锈清理,采用磨光机固定钢丝刷对钢筋的除锈部位进行打磨,要求除锈长度大于锚固长度50mm左右。
4.2.3.2 普通没有锈蚀的钢筋,应用角磨机和钢丝刷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打磨出光泽,严重锈蚀的钢筋不能作为植筋使用。
4.2.3.3 若钢筋粘有油污,应用丙酮将其清洗干净。
4.2.3.4 在植筋前再将钢筋打磨好的部分用棉丝沾丙酮擦拭干净。
4.2.4 注植筋胶 将植筋胶管置入套筒,旋上混合器,然后将套筒置入打胶枪内,将胶枪上的混合喷头伸进孔的底部,扣动扳机,且每一次扣动扳机感觉有明显压力后,一步一步慢慢抽出,药剂添满孔深的2/3 时,停止扣动扳机。
4.2.5 插筋锚固
4.2.5.1 非通孔锚固 根据植入深度,在处理好的钢筋除锈端做明显标记,然后插向孔洞,一边插一边向同一方向缓慢旋转,直至到达孔洞底部为止,此时应有锚固胶从孔洞内溢出。
4.2.5.2 通孔锚固 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内,孔两端用环氧砂浆封堵,封堵的同时,须在通孔两端预埋气管,一端注胶,另一端排气。将锚固用植筋胶装入打胶筒内,安装打胶嘴。将植筋胶通过注胶管注入孔洞内,直至另一端出气管溢出胶为止,而后将出气管弯折扎紧。
五、质量标准
5.1 主控项目
5.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进口钢筋需先经过化学成分检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使用。
检查方法:进场验收,复核相关资料,现场取样进行复试。
5.1.2 植筋胶性能必须满足要求。
检查方法:进场验收,复核相关资料,现场取样复试,现场样板抗拉拔承载力试验。
5.1.3 植入钢筋锚固的抗拉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检查方法:抗拉拔承载力的现场检验 检查数量: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植筋组成一个检验批。抽取数量按每批植筋总数的1‰计算,且不少于3根。
5.1.4植筋深度要求 植筋的植入深度最小值I≥10*d 检查方法:现场实测 承接县学校碳纤维加固工程 裂缝修复加固枣强县学校抗震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