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形粱护栏的端部处理
护栏端部作为护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公路交通较发达的国家在高速公路出现初期就着手护栏端部的设计与研究.目前国际上在护栏端部的设计研究中,以美国的研究成果较为先进和完瞢,他们借助碰擅试验,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护栏端部设计理论.我国对护栏端部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实验手段也还不完善,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也形成了适合我国公路的护栏端部的处理方法.合理设置护栏稿部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有效地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并使车辆碰撞护栏端部事故所造成的伤害减小。
1)路侧上游波形粱护拦端部处理
随着对公路交通安全的日益重视,我国予2006年发布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在新规范和细则中明确规定了波形粱刚护栏行车方向的上游端头宜设置为外晨地锚式或圆头式,端头与护栏标准段之间应设置渐变段.
护栏采用外展地锚式是通过斜角粱逐渐伸向地面,在端部用混凝土基础锚固。地锚式端头在失控车辆正面碰撞时,车辆会沿斜置波形梁爬上而吸能并避免护栏板穿透车厢。护栏采用外展式,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车辆的导向功能较好.
2)路侧下游波形梁护栏的端部处理路侧下游端即护栏设置结束端一般按圆头端梁处理,并与标准段护栏成直线设置。
3)中央分隔带起点、终点及开口处波形梁护栏的端头处理设置于中央分隔带起、终点及开口处的护栏应进行端头处理,否则受到失控车辆撞击时,有可能导致端梁横穿车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失控车辆正面碰撞时,经过端头处理的防掩护栏不能带刺,产生拱起或使车辆翻滚,车辆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不能超过要求的限度。当失控车辆在端头和标准段之间发生碰撞时,端头结构应具有与中央分隔带标准段护栏相同的改变车辆方向的能力。 标准路段采用分设受波形粱护栏时,其圆形端头及过渡段线形应与中央分隔带相一致,立柱间距为2m-标准路段采用组合型波形粱护栏时,可以圆形端头开始或结束
.中是优化过的中央分隔带护栏的端部,能起到警示作用。
路侧和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用的各种材料符合以下各项规定;
1、波形梁、立柱、横隔梁、端头梁、托架、柱幅及连接螺栓所用钢材为普通碳素结构(Q235),其技术条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2、拼接波形梁的螺栓采用高强螺栓,材料应符合《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88)或《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T3077-1988)的要求,公称直径16MM,8.8S级抗拉荷载不得小于133KN。
3、连接螺栓、螺母、垫圈、横梁垫片等部件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的要求,其抗拉强度不得小于375MPa。
4、主柱埋置于混凝土中时,混凝土不得小于25号,混凝土用材料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5、波形梁板采用冷弯机成形,对于变载面护栏板,也可采用液压冷弯成形,但每块波形梁板必须一次压制完成,不得分段压制。
6、波形梁板上的螺栓孔必定位须正确,每一端部的螺栓孔一次冲孔完成。
7、护栏端头采用模压成形,不得采用焊接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