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排泥阀气动阀门的原理介绍
(二)利用PLC来控制的系统
PLC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本方案是在OMRON的PLC上面作的开发,所以以OMRON的PLC来作介绍。
硬件组成:1台计算机,1套PLC(包括CPU,I/O模块,ID212,OC224,AD003模块),2个继电器,2个电磁阀,1个气动阀门执行器。
其组成原理为:由PC机通过RS-232串口通讯连接OMRON的PLC,对PLC进行编程和监控。PLC的I/O模块分别接入输入、输出信号,其中输入模块连接到阀门上的两个位置传感器,通过PLC的输入模块ID211的指示灯亮的先后顺序来显示阀门的开关状态。输入模块接收两路阀门检测脉冲输入,即脉冲A与脉冲B。在运行状态下,脉冲A输入时指示灯A亮,脉冲B输入时指示灯B亮。输入顺序为AB,表示开阀。输入顺序为BA表示关阀。阀门检测脉冲A和B信号必须部分叠加,否则不能正常检测阀门开度。
通过PLC的输出模块OC225控制两个继电器,继电器具有两组常开常闭输出触点,1组为开阀输出触点,1组为关阀输出触点。开阀时,当阀门开度大于或等于所设阀门限位值时开阀输出触点动作,阀门开度小于所设阀门限位值时开阀输出触点动作,发明开度小于所设阀门限位值时开阀输出触点复位。关阀时,当阀门关到零位且21s内无脉冲输入时关阀输出触点动作;若21s内有脉冲输入,则21s关阀输出触点动作。通过继电器的吸合来控制两个电磁阀的开关,电磁阀打开后,便可以控制气动阀门执行器使得阀门做相应的开阀或关阀动作。同时接近传感器把阀门的开关情况再传送到PLC中,并同要求的阀门开度作比较,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自动归零与自动调满: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归零与自动调满功能,当阀门开度小于归零范围值或阀门开度距满量程小于满度调节范围值,且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设值稳定时间值时,PLC自动控
制阀门进行归零或自动调满。
在实验中,由阀门上的位置传感器计算阀门的开度。
本文来源于大才阀门
手动排泥阀 止回阀原理的简单介绍
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又称逆止阀、单向阀、逆流阀、和背压阀。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止回阀还可用于给其中的压力可能升至超过系统压的辅助系统提供补给的管路上。止回阀主要可分为旋启式止回阀(依重心旋转)与升降式止回阀(沿轴线移动)。
止回阀又称为逆流阀、逆止阀、背压阀、单向阀。这类阀门是靠管路中介质本身的流动产生的力而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属于一种自动阀门。止回阀用于管路系统,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其驱动电机机反转,以及容器内介质的泄放。止回阀还可用于给其中的压力可能升至超过主系统压力的辅助系统提供补给的管路上。止回阀根据材质的不同,可以适用于各种介质的管路上。止回阀安装在管路上,即成为这一完整管路的流体部件之一,其阀瓣启闭过程就要受它所处系统瞬变流动状态所影响;反过来,阀瓣的关闭特性又对流体流动状态产生发作用。止回阀的工作特点是载荷变化大,启闭频率小,一投入关闭或开启状态,适用周期便很长,且不要求运动部件运动。但一旦又“切换”要求,则必须动之灵活,这一要求较常见的机械运动更为苛刻。由于止回阀在大多数实际使用中,定性地确定用于快速关闭,而在止回阀关闭的瞬间,介质是方向流动的,随着阀瓣的关闭,介质从最.大倒流速度迅速降至零,而压力则迅速升高,即产生可能对管路系统有破坏作用的“水锤”现象。对于多台泵并联适用的高压管路系统,止回阀的水锤问题更加突出。水锤是压力管道中瞬变流动中的一种压力波,它是由于压力管道中流体流速的变化而引起的压力升跃或下降的水力冲击现象。其产生的物理原因是流体的不可压缩性、流体运动惯性与管道弹性的综合作用结果。为了防止管道中的水锤隐患,多年来,人们在止回阀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些新结构、新材料,在保证止回阀适用性能的同时,将水锤的冲击力减至最.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本文来源于大才阀门
膜片式快开排泥阀在制水厂的应用
1、概述 为了保证出水水质,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宁可选用平流沉淀池而不选用斜管沉淀池,从沉淀技术发展来看出现了走回头路的趋势。而斜管沉淀池以其体积小,占地少,沉淀效率高,近年来的应用已较普遍,但其对原水浊度和制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其沉淀下来的泥和矾花能否及时迅速排除,将直接影响水处理效果。新区制水厂采用了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制水工艺,斜管沉淀池采用了膜片式快开排泥阀,有效地实现了高效与安全可靠的统一。
2、设计简介 反应斜管沉淀池,一期建6组,预留1组二期建设。每座斜管沉淀池处理水量为2000m3/h,反应区有效容积480m3,反应时间14.4分钟,沉淀区面积为310 m2,表面负荷在6.45 m3/ m2·h。每座沉淀池有37个排泥阀,采用静压差排泥。 传统的排泥方式是由操作人员按时巡回手工操作完成,工作量大、耗时长,如果遇到雨雪天或夜间操作难度更大。另外由人工开、关阀门难以保证每个阀开启后的排泥时间和排泥质量。新区制水厂膜片式快开排泥阀采用了计算机实现自动排泥,在程序上设置了二种排泥方式:即操作人员只需用鼠标在排泥画面上点击“手动”框,整个排泥程序开始工作;另一种是定时自动排泥方式,由上位机按已设定的排泥间隔时间,由内部时钟计时,时间一到,自动执行排泥控制程序。在这两种自动排泥控制方式中,每个阀门的排泥时间可由人工设置,使该系统能够根据每个阀门的具体位置和工艺要求的排泥时间长与短而进行调整。另外,在整个排泥过程中,每个排泥阀的动作与否,开到位与关到位的可靠性可在画面上动态显示。操作人员在控制室的上位机上可完成整个沉淀池的排泥操作,并实现在自动排泥过程中的故障自诊断。同以往的人工现场手工排泥相比较,沉淀池自动排泥的效果得到保证,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
3、膜片式快开排泥阀结构特点及原理 新区工艺要求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少,水源直接取自长江后加药混凝,排泥量大。我们采用了膜片式快开排泥阀结构,如图1所示,打开下腔的电磁阀,控制气源进入膜片式快开排泥阀的膜片室下腔,此时进气量大于排气量,依靠下腔内的气压差将隔膜压板抬升,则阀门开启。关闭下腔的电磁阀,压缩空气排外,则阀门关闭。起闭动作通过上腔弹簧和下腔电磁阀来控制。 这是一种采用全衬胶阀板,双室隔膜驱动机构的排泥阀,密封效果好,阀门开启平稳快捷,与活塞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无运动磨损;b、对泥沙淤积不敏感;c、不需要润滑,无机械磨损,无定期更换的橡胶制品,使用寿命长。考虑到室外管道用自来水冬季容易上冻,驱动介质采用了压缩空气。 4、存在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问题 4.1.1排泥阀震动大且易堵。调试时,在阀板开启75mm下排泥,当排泥结束后斜管沉淀池5.5m的静压差和阀板自身重力作用,闭阀产生的水锤使得排泥阀和控制闸阀的压盖和法兰处皮垫崩掉漏水,出气球阀开启过大曾导致阀体崩裂;而出气球阀开启过小会出现阀板上下摆动,排泥无法停止。由于斜管沉淀池5.5m的静压差已经客观存在,排泥阀无法做到缓闭。经过不断摸索发现,在排泥阀顶部加装限位杆来降低排泥阀阀板的开启高度可以减小水锤的影响,当阀板的开启高度调至25mm时水锤明显减小,而阀板的开启高度调至15mm时出现排泥阀被堵卡。经反复实验,最终将DN150排泥阀阀板的开启高度定在了20mm。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水源直接来自距厂2公里的长江,沉淀物中含有杂物不可避免,排泥阀开度过小,经常出现排泥阀关闭时被杂物卡死,排泥无法停止,而且排泥阀震动问题仍无法根本性消除。
<p style='text-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