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压力降的增加不得超过初始(干净)运行过程中仅利用除雾器冲洗系统正常运行清理时测得的压力降的10%。1.1 设计与构造1.1.1 除雾器应分模块构造,人形叶片支架为整体式结构,这样使得各单独的模块成整块装卸。1.1.2 各模块的尺寸大小和重量应加以限制,以便即使在它们完全被堵塞时也能被两名以下的检修人员轻易地人工搬动。1.1.3 模块的尺寸大小还应允许除雾器能轻松地通过吸收塔上位于除雾器高度的检修门(800 mm x 800 mm)。1.1.4 各模块拆卸时应不必拆卸与之相邻的模块。1.1.5 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必须可以在拆分叶片支架或松掉螺纹杆的情况下搬运除雾器模块。1.1.6 除雾器应该能够承受得住人工冲洗时的常用高速水枪的冲刷。1.1.7 除雾器模块的强度应足够支承完全堵塞的叶片结构。1.1.8 除雾器应能承受附件A中规定的烟气工作温度和偏离温度,并且在偏离温度下不会造成任何损坏。1.1.9 除雾器表面上的表面烟气速度应符合附件A中的要求。1.2 特殊要求1.2.1 除雾器安装在吸收塔上部,用以分离净烟气夹带的雾滴。除雾器应采用屋脊式除雾器,出口烟气雾滴不大于75mg/Nm3(标态,干基,6%O2)。
4.6 除雾器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能易于维修,清洗和替换冲洗喷嘴和除雾器组件。除雾器以单个组件进行安装。单个组件应易于搬运、维护,而且组件能通过除雾器段的人孔门。
4.7 原则上,冲洗水母管水平布置。冲洗水量不应超过设计表中的数值。
4.8 除雾器系统备有冲洗系统。冲洗系统包括外围和带可更换喷嘴的内在管道。
4.9 冲洗喷嘴采用任何时候均防粘结设计。相邻喷嘴交迭布置以保证100%冲洗堵塞的部位。喷嘴扩散通常设定在75°~90°范围内。喷嘴布置至少交迭150%(平均)。
4.10 喷嘴连接在除雾器不同区域的冲洗水供应管道上。自动开关阀(需方提供)装在塔外每根水管上,以保证单独运行。
4.11 卖方提交的设计文件应详细描述冲洗喷嘴的数量、布置、喷射角度和冲洗水量并向需方提供冲洗逻辑控制图。
4.12 卖方提供如下管口的设计
4.12.1 组件冲洗系统水管管口(卖方需提供管口的尺寸、数量和布置的详细说明)
4.12.2 除雾器上游、下游侧仪表管口
4.12.3 压力指示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