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单一,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高,形势十分严峻:我国人均占有可开采石油资源十分贫乏,大约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然而,自1993年起,我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2003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石油年自给能力为1.3~1.5亿吨,2008年,石油进口量已占消耗量的52%,突破2亿吨,尤其是近阶段我国汽车工业大规模发展,矿物燃油的短缺几成定局[28]。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而在众多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开发无疑是一项现实可行的选择。为此,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生物质能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国有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等大型企业也积极参与进来,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将全面促进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50万kW,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m3,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目前我国有工业锅炉约50多万台,每年耗煤量约为全国煤耗总量的1/3,由燃煤工业锅炉造成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大量的工业锅炉必须换用洁净能源。 这是继火电行业大幅提高排放标准后,国家部委首次针对其他燃煤工业锅炉的环保提标改造措施。2011年9月,环保部发布了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实施新标准后,计划到2015年,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排放可减少58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可减少618万吨。 海事咨询公司(Navigistics Consulting)负责人阿曼达(David St. Amand)表示,“从长远来看,当美国国内库存回复历史水平,我们希望WTI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处于稳定以及较低水平。然而在此之前,我们可能看到套利带动的交易量上涨。”在过去的一周内,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出现整体下滑的局面,前期涨势良好的农产品、黑色金属等类产品都出现不同幅度下滑。整体上看,农产品价格主要是受到气候性因素影响,而黑色金属产品则因为预期供给压力过大而出现空头情绪。 我国户用沼气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而大中型沼气工程则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原料的种类广泛性、针对不同物料的沼气发酵工艺技术、微生物菌剂开发研究、规模化沼气工程的设备和装备技术、沼气发酵产品和固液残余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开发生物质能作为能源领域前沿技术之一。《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要达到5000万t的目标,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3、由于汽压和汽温的变化,以及排气量的提高,操作人员需要定时查看水位的变化,进行水量的补给。 媒体曾经报道,从2000年到2013年,立案的全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总计不足60起。这与生态恶化、环境破坏和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强烈关注,存在很大的反差。而且,在不足60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中,起诉主体绝大多数是行政机关和地方检察院。新环保法将起诉主体扩大到环保公益组织,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德州振华正是被环保部主管的中华环保联合会提出诉讼,并得到赔偿判决。 生物质发电主要工艺分3类:生物质锅炉直接燃烧发电、生物质-煤混合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在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颁布,特别是强制上网制度和电价补贴政策的出台后,为生物质发电扫清了入网障碍,提供了经济保障。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建成投产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超过15个,在建项目30多个;国家发改委和各省发改委已核准生物质发电项目87个,总装机规模220万千瓦[22]。除生物质直燃发电外,已开发和推广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应用20多套。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3MW生物质气化发电工程技术”项目已经通过科技部的验收,在江苏兴化建设的示范电站装机容量为5MW,气化效率高达78%[23-24]。另外,生物质-煤混燃发电示范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国首台煤粉秸秆混燃发电机组在山东枣庄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成功投产。我国生物质发电已经从设想进入了试点示范阶段。生物质成型燃料经压缩而成。密度高、挥发份溢出速度慢、水分含量人,若现运行中的燃煤锅炉不加改造直接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容易出现出力小稳、容易冒黑烟、粉,叠污染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