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观念、行为、装置等艺术的“新”观念风行一时,对雕塑形成强大的挑战时,从事具象写实的雕塑家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压力,被人们讥讽为“保守”等等,但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继续探索。他们在雕塑本体语言的拓展空间中,坚持雕塑之所以成为雕塑的限定原则,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寻求新的表现语言样式风格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
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雕塑艺术遇到了挑战,人们不约而同的也是迫不得已地在思考雕塑艺术往何处去?具象的具有形体感的雕塑还有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它是不是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丧失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近20年以来,后现代主义潮流的出现矛头所向不仅指向写实、具象的艺术,而且也否定20世纪以来流行的现代艺术。观念、行为、装置成为最流行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