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建造的庙宇,一般将雄狮摆放在左边,雌狮摆放在右边,这主要是受到传统观念'左边为大位,右为小'和'男尊女卑'的影响,所以有'男左女右'之说。但新建的庙宇,则渐渐不受传统庙宇建筑观念影响,如果你看到的狮子不是在正门两侧,比如座落在广场前,则纯是装饰取象征意义而已。
在中国,古人认为狮子不但可以辟邪,而且可以带来祥瑞之气。狮文化和堪舆文化结合产生了一种形象威严的镇宅之宝——各种材质、形态各异的狮子塑像。它不仅出现在宫殿衙署、大户人家的门外,一些寺庙道观的门口、陵墓前、大桥上,也摆放一双威风凛凛的狮子塑像。
古代官府和大户人家是社会的统治阶级和贵族阶层,狮子在百兽中占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狮子塑像也成了权威的象征。官府门外的铜狮子塑像也当起了“官”。在宫殿左边的狮子代表“太师”,这是朝廷中最高的官阶;右边的铜狮子代表“ 少保”,是皇太子的侍卫。去过北京故宫的人都知道,太和殿前有一对堪称狮子之魁的青铜狮子,它宏伟高大,铸造精美。
铜狮子性质为化煞挡灾,一般将之放置在面向大门位置,凡是路相冲或开门见灯柱者合用,铜为金属,可克制木的刑克,遇窗户的对面可见大树者适用。在室内之祸害、绝命位置,可放置此铜狮子,以减轻破坏力。如宅内有属水之人,放此铜狮更佳,因金生水,可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