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给出的药方是引入PPP项目模式,利用社会资本,解决投融资不足和效率不高的突出矛盾。部门要做的,就是针对沼气利用的关键环节尽快设计出一些项目,吸引特许经营企业介入;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充分调动项目各方积极性,构建利益关系均衡的秸秆沼气化产业链和价值链。
着力点还应放在扶持龙头企业上,以期形成产业带动。王鹤龄委员在调研中看到,一个利用秸秆做纸浆和板材的中型企业就能解决周围两三个产粮大县的秸秆。“如果把秸秆利用列入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定位和布局,引导技术和资本进入,实现产业化,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王鹤龄认为,如果把秸秆利用看作是一条全产业链,就应该建立主要技术途径的指导体系。他建议每一个省都应该因地制宜建立自己的技术路线图:“秸秆还田怎么做,作物的茬留多少、深翻厚度是多少、怎么除草除虫……我们基层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应该将这些工艺操作标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