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由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而制得。用作营养剂,也供配制培养基用。也是一种中国传统怀旧小食。
性状:无色结晶。味甜,甜度约为蔗糖的三分之一。室温时在真空的硫酸或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不会失去结晶水。能还原斐林氏溶液。能被许多酵母发酵。麦芽糖酶能将其水解成二分子α-D-葡萄糖。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相对密度1.54。熔点102~103℃。比旋光度[α]20D+111.7°→+130.4°(c=4,水中)。
用途:生物培养基。多硫化稳定剂。分析化学比色测定褐色标准。
2介绍
麦芽糖
从化学观点说:麦芽糖(Maltose,orMaltSugar)是一个化学名词,属双糖(二糖)类。它是白色针状结
麦芽糖
晶。而常见的麦芽糖是没有结晶,而且在烹调时由于加入了蔗糖,令白色的麦芽糖亦转至为金黄色,增加了它的色香味麦芽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
由两个D-葡萄糖分子通过α构型的1,4键连接起来的双糖,具有还原性。由它的水溶液或稀醇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为含一个水分子的β型水合物。
麦芽糖是淀粉、糖原、糊精等大分子多糖类物质在β-淀粉酶催化下的主要水解产物,再经麦芽糖酶催化,则被水解成两个D-葡萄糖分子。无机酸如盐酸也可以水解麦芽糖。游离形式的麦芽糖似不存在于细胞中。
麦芽糖是食用饴糖的主要成分,制作时以淀粉为原料,在麦芽中的淀粉酶作用下,可得含麦芽糖为主的产物。
营养知识
麦芽糖知识介绍:麦芽糖是米、大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制成的糖类食品。甜味不大,能增加菜肴品种的色泽和香味,全国各地均产。有软硬两种,软者为黄褐色浓稠液体,粘性很大,称胶饴;硬者系软糖经搅拌,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为多孔之黄白色糖饼,称白饴糖。药用以胶饴为佳。麦芽糖属双糖类,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味甜但不及蔗糖,有健脾胃、润肺止咳的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麦芽糖营养分析:麦芽糖润肺,生津,去燥;可用于治疗气虚倦怠、虚寒腹痛、肺虚、久咳久喘等症。
麦芽糖补充信息:麦芽糖(Malt sugar)是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萌发时,淀粉酶将贮藏的淀粉分解所得的双糖。是甜食品中的主要糖质原料。
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麦芽糖,别名“饴糖”。非单纯的麦芽糖,是一种混合物,包括麦芽糖、葡萄糖和糊精(Dextrin)。
麦芽糖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糖尿病患者忌食。
麦芽糖食疗作用:麦芽糖味甘,性微温,
有健脾胃、润肺止咳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气虚倦怠、虚寒腹痛、肺虚、久咳久喘等症。
麦芽糖做法指导:麦芽糖的制法:
1. 将淀粉与水共热成糊,冷至60度;
2. 加麦芽(内含糖化醇素),保持此温度约1小时;
3. 再热沸即成。
麦芽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由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而制得。用作营养剂,也供配制培养基用。也是一种中国传统怀旧小食。
性状:无色结晶。味甜,甜度约为蔗糖的三分之一。室温时在真空的硫酸或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不会失去结晶水。能还原斐林氏溶液。能被许多酵母发酵。麦芽糖酶能将其水解成二分子α-D-葡萄糖。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相对密度1.54。熔点102~103℃。比旋光度[α]20D+111.7°→+130.4°(c=4,水中)。
用途:生物培养基。多硫化稳定剂。分析化学比色测定褐色标准。
2介绍
麦芽糖
从化学观点说:麦芽糖(Maltose,orMaltSugar)是一个化学名词,属双糖(二糖)类。它是白色针状结
麦芽糖
晶。而常见的麦芽糖是没有结晶,而且在烹调时由于加入了蔗糖,令白色的麦芽糖亦转至为金黄色,增加了它的色香味麦芽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
由两个D-葡萄糖分子通过α构型的1,4键连接起来的双糖,具有还原性。由它的水溶液或稀醇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为含一个水分子的β型水合物。
麦芽糖是淀粉、糖原、糊精等大分子多糖类物质在β-淀粉酶催化下的主要水解产物,再经麦芽糖酶催化,则被水解成两个D-葡萄糖分子。无机酸如盐酸也可以水解麦芽糖。游离形式的麦芽糖似不存在于细胞中。
麦芽糖是食用饴糖的主要成分,制作时以淀粉为原料,在麦芽中的淀粉酶作用下,可得含麦芽糖为主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