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法将成为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流方法
目前,在国土资源紧张、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生活垃圾也在积极向以焚烧处理的方向发展,如:
——美国:78~92年关闭了34%的填埋场,至90年代末已建设了3150多个垃圾焚烧厂,计划再建设300多个日焚烧量300~3000吨的垃圾焚烧厂。
——日本:90年代末统计,有1900多个垃圾焚烧厂,焚烧量占垃圾产量的75%。
——瑞典:75%的垃圾采取焚烧的方式处理。
——台湾现有22个垃圾焚烧厂,几乎焚烧了所有的城市生活垃圾。
——德国:焚烧占42%。
——法国:焚烧占45%。
——丹麦:焚烧占80%。
虽然焚烧法处理垃圾成本较高,但随着能源和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经济水平的提高、垃圾热值的上升、焚烧和烟气净化技术的发展、焚烧费用逐步降低以及政府配套政策的出台,垃圾焚烧处理的比例在不断扩大。
堆肥处理
堆肥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中有机成分的生物化学过程。在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机物、氧气和细菌相互作用,析出二氧化碳、水和热,同时生成腐殖质,可以作有机肥料。
制肥是处理城市垃圾的传统方法,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原则。
堆肥对垃圾预处理的工艺要求较高。该技术是只针对垃圾中有机物,并非全部垃圾的处理技术。只有与分选方法结合,与填埋场配套,才算完整。制肥要求垃圾中有机物宜大于40%,对混合垃圾需进行预处理,垃圾处理后尚有50%左右的残余固体废弃物仍需进行最终处理,其中可燃物热值较高,尚需焚烧处理。目前世界各国用此法处理城市垃圾量约10%左右,我国用此法处理的垃圾量较少。由于化肥工业的发展,化肥成本下降,垃圾肥料市场需求不旺,此方法应用也在下降。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三,但人均耕地面积水平尚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土地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土地被转变为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而填埋法需占用大量土地。自发的城市化进程使越来越多的人拥向沿海发达城市和大城市,造成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内地的沿海城市,其人口众多,但是土地资源非常稀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压力也大。而内地人口较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压力不是很大,但是土地资源相对丰富。
卫生填埋法虽可以做到“无害化”,但很难做到“减量化”和“资源化”。就我国填埋场现状而言,网络媒体曾经有一篇报道说“由于防渗材料和施工技术不过关,中国没有一座合格的垃圾填埋场”,可见中国的垃圾填埋并没有做到“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