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如秦汉雕塑的粗浑、雄大,魏晋雕塑的健朗和潇洒,唐宋的丰富、端丽等。中国古代雕塑也充满了写意传神的特点,认真追究起来,很少有像古希腊作品那样符合现实中的真实标准的。它不习惯于玩雕塑作品的表面和细部,更喜欢那种由外在形象所引出的感觉、意境,引发出一连串遐想的空间,把人们引向一个艺术世界。
古代雕塑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动生活及民俗雕塑。艺术门类有圆雕、浮雕、纪念性雕塑、案头雕塑、建筑及器物装饰雕塑等,雕刻材料也丰富多采,除了青铜、石、砖、泥、陶等材料外,还有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
中国原始雕塑主要以人和各种动物形象的陶塑为主,人物形象大多是附加在实用器物上的装饰物,随意性很强,形象粗简、稚拙。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以青铜器铸造为主,青铜器上的纹案,主要有动物纹、几何纹。商代青铜礼器造型奇特,充满威严而神秘,崇高而怪异的美感。而从这时期考古挖掘中大量出土的雕塑中,唯不见有神像,这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西周以后,其风格趋于写实而富于理性。至春秋战国时期则变得繁丽、华美。商、周时期除礼器外,还有一些器物支架、底座等实用青铜器和石、骨、玉雕刻作品,或人物、或动物,皆造型巧妙,制做精细 而西方的雕塑虽然也与建筑密切但却经历了从一体到分离的发展过程。
古希腊雕塑,为欧洲雕塑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就以其雕塑为例吧。西方早期受宗教束缚,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主张人物主义。因此当时的雕塑以人体、人像为主题。然后从古希腊奠定了以人为主题的雕塑形式后,一直到现代雕塑,人像雕像始终占据着雕塑题材的主导地位。而早期的中国的雕塑题材较广泛。不仅有人物雕塑,动物雕塑,人与动物的合形,还有山水树林,云朵雾气等。这些都与当时我国的民间神话、故事等紧密相关。只是到了后期,特别是宗教雕塑兴起后,人像才得以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