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环境中,中国有不可代替的巨大消费市场,随着国内基础建设逐步升级,对生活质量、预期、品味快速提升,然而传统零售商、品牌商、制造商却没及时察觉消费趋势改变,产品颜值、适销度、性价比、消费体验等,没有一点可以让消费者尖叫。笔者认为,从消费需求出发,将“优质、低价、丰富、时尚”这四点集中体现在产品上,做出高性价比的且符
合年青人消费体验的场景,先来看下去年服装零售品牌关店数据。可以看到除了大家关注的电商搅局,性价比低、品牌老化、失去对年青消费者认知敏感,品牌运作模式也是主要原因,传统实体零售品牌纷纷陷入僵局。美邦、以纯、七匹狼为代表的传统零售运作模式,由于从企业(品牌商)到消费者之间存在代理商再到分销商,最后面对消费者的是产品价格无法削减,体验参差不齐。而这也是大多传统品牌无法改变的“命运”。
搅局者出现?
去年实体零售商哀鸿遍野的情况下,KM却极速不停的在去年短期内新增店铺200多家,在国内零售行业引起不小的震动,被预测为颠覆传统实体零售的一匹惊人黑马!最近如果你常逛街,会发现突然间KM门店多了起来:去年出现200多家,据悉今年将投资6亿;新开300家,2017年新开600家,计划到2018年投资20亿新开1000家,完成2000家门店计划。
总的来说,KM在做一件看起来很有生命力的事。如果看一看它们的商业模式,它有一个节奏紧凑的运作周期。操作方式大概就是,在全球时尚的设计潮流中,立即确定能投入生产的服装、饰品,快速交给工厂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上架,价格很实惠。对比之下,传统品牌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将少部分极具“调性”的设计生产,最终摆进零售店铺。后者的操作方式并不吸引人,现在的80后、90后消费者都很喜欢买买买,他们希望能尽快上最潮的样式。为了一件昂贵的衣服等6个月?太漫长。
还有另一个原因,KM在控制生产量。一般来说,零售商的单品的生产总量都很大,但他们的操作方式不是一批货就完成,而是每一批都生产一小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来评判消费者的反应。一方面,这会造成一种“限量版”的错觉,这也许会让消费者买在节点上,而且买得更频繁。这种方法零售商在每两个周引进新样式时特别适用。另外,他们也在控制成本,减缓了为任何一种样式过度生产的危险。以SPI模式为基础,采用 “买断制”供货,缩短账期等,让供应商无需担心货品的售卖问题,加强对原料价格以及产品质量的把控,既实现了物流成本的节省,又有效地控制了商品的损耗率。实体零售回归和再造“顾客原点”应该可以走得更远一些,在满足顾客需求环节上做延伸,以体验式消费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显然,KM在文化、创新、体验和情怀与价格同样重要的今天,这种消费环境的创造本身也就蕴涵着创造顾客需求的成分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