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法编辑种子种子繁殖多用于远距离引种或培养草莓的实生苗来选育新品种,也可用于庭院绿化鲜食兼用型种植。于5-6月果实采收时,选取发育良好、充分成熟的果实供采种用。削下果皮,放入水中,洗去浆液,捞出晾干;或把削下的果皮直接晾干,然后揉碎,果皮与种子即可分离。播种育苗多在翌春进行,但也可在采集种子的当年7-8月进行。播种前先备好广口泥瓦盆,填人细碎营养土,压平,种子提前8-12小时浸泡,待膨胀后撒播在土壤表面,再用筛子均匀筛上厚度为0.2厘米左右的细沙土覆盖。为使土壤既含有足够的水分,又能保持疏松,以利于种子生根发芽,可把播种后的泥瓦盆置于浅水池内,待水慢慢渗湿盆里的土壤后取出,再覆盖塑料薄膜,10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适当间苗,待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带土移栽在小花盆里。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带土移栽到繁殖苗圃。分株分株繁殖分为两种,一是根状茎分株,另一种是新茎分株。根状茎分株在果实采收后,及时加强对母株的管理,适时进行施肥、浇水、除草、松土等,促使新茎腋芽发出新茎分枝。当母株的地上部有一定新叶抽出,地下根系有新根生长时,挖出老根,剪掉下部黑色的不定根和衰老的根状茎,将新的根状茎逐个分离,这些根状茎上具有5-8片健壮叶片,下部应有4-5条米黄色生长旺盛的不定根。分离出的根状茎可直接栽植到生产园中,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加强草莓种植管理,促进生长,第二年就能正常结果。新茎分株除了根状茎分株方法外,也可培育母株新茎苗结果。
提高草莓的品质
综合防治病虫害防治大棚草莓病虫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即通过采用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水旱轮作及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果、烂果的发生。田间发现病烂株叶和果实要及时清除,严防扩展蔓延。药剂防治要注意开花前后不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采果期要尽量少用药,必须用药时应选择残毒低的药剂,并且喷药后2一3天内停止采果,防止果实残毒影响人体健康。
冬季草莓大棚栽培的技术要点
一、做好规范化定植。
①施足基肥。选择含有机质丰富、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灌
水性能良好的田块,利用经数月堆放腐熟并盖农膜受太阳能高温
杀菌处理的猪、羊、免、鸡粪等有机肥,并加适量的化肥施入大
田。每亩施肥量为有机肥400公斤,菜籽饼150公斤,复合肥(含
硫)50公斤,尿素10公斤。施肥后灌水精耕细作,把肥充分拌入
土壤,待田水自然落干后再整畦做垄。垄畦做好后,喷施除草剂
。
②土壤消毒,进行一次土地消毒杀虫工作
,以减少土地病虫害的发生。
③定植。大棚栽培的定植时间,应根据顶花芽分化程度来确定,
通过镜检,顶花芽分化率达50%时即可定植。在生产实践中,如
果短缩茎出现明显弓背,叶片基部叶柄上出现了耳叶,这时候就
达到了花芽分化。根据气候条件,临安市每年的定植时间均在9
月中下旬。6米宽标准大棚,栽种8行,株距20-25厘米。东西向
双行栽种,亩栽6000-8000株。种植时将苗根颈弓背朝向沟边,
并要求将根系剪去一半,否则会引起苗木本身旺长,开花数量增
多,导致果形变小。种植深度要求苗木芯子茎部与土壤表面齐平
,做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定植后立即浇一次定苗水,以后根
据土壤干湿情况适时浇水,以利成活返青。成活后适时复膜,10
月中下旬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搭棚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