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性企业齐发力:国内3D打印步入快车道
今年,我国3D打印机的本土出货量有望超过美国,但技术应用水平仍处于“一轮长跑比赛的最初两圈”。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技术的成熟、企业认知的加深,3D打印技术的应用将在国内迎来爆发。而具备先进制造业优势的滨海新区,有望在应用领域走在前列。
3D打印驶入发展快车道
最近几年,3D打印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升温。据统计,2015年,全球3D打印市场的规模达到51.65亿美元,增长率为25.9%。专业机构对于未来一段时期的产业趋势也同样保持乐观。根据预测,今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3亿美元,2020年达到210亿美元。
是什么在推动这个崭新的产业快速增长?在一位3D打印技术研发企业负责人看来,在普及型产品领域,随着技术开源和进步,产品的售价在过去10年下降了90%以上,如今几千元就可以买到一台桌面型设备。这让很多设计爱好者和创意企业,成为购买3D打印机的客户。
与这位业内人士的描述相佐证的是下面这组数据,2016年,全球桌面型设备增长率达到74%。记者以3D打印为关键词在淘宝网上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超过100页,其中一款面向儿童教育领域的3D打印笔月销量超过500件。
除了这些被业内人士定位为“爱好者”的初级买家,企业界对于3D打印认知的加深,才是真正推动这一市场快速发展的引擎。3D-System北方渠道经理刘子强介绍,3D打印技术的核心是可以帮助企业缩短研发、试制和生产流程,节约订制化费用。
据统计,目前全球产品原型制造这一市场,有23%的份额被3D打印技术所占领。一家3D打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新区汽车制造、家具制造等领域的大企业,都已经应用了3D打印以及扫描方面的技术。
智能制造丨3D打印进军传统行业,迎未来新商机
随着3D打印新兴科技的发展,传统行业也将融入更多科技元素,但这些元素不仅仅体现在功能性上,还可能渗透到整个行业的生产和设计流程上。3D打印(增材制造)不仅是一项新技术,它应该发育成一个新兴产业,而这个新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点,就是新材料开发和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
突破3D打印材料的局限
材料是3D打印领域的一大难点,材料的限制使3D打印在很多领域难以做出成品。目前行业亟需要针对不同领域的特殊要求,突破一批增材制造的专业新材料。
这些新材料的研发、研制主要依靠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可以瞄准和抓住产业升级、迈向中高端的机遇,发展3D打印增材制造的新材料。
紧密链接应用市场,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目前,3D打印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打开应用市场,要打造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比如说发展增材制造创新设计应用中心,为用户提供创新设计、产品优化、等技术服务等技术指导。这样可以逐步使增材制造的技术深入应用到传统产业的相应领域,达到节能、节材、保护环境、提高制造工效、降低制造成本的实际效果,进而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一家3D打印餐饮店诞生 3D打印早餐味道好极了
Steak Tartris,3D打印出的拱廊模具中,盛有牛肉酱、腌制洋葱和土豆泥,配上多种蔬菜
Love Bites,独具风格的小甜品,樱桃和巧克力的搭配绝不会错
3D Boscana,3D打印成漩涡状的巧克力酱是主角,配上牛奶冰淇淋,荷兰巧克力叶,和榛子所制的西班牙传统甜点Polvoron,以这道甜点收尾再好不过
要“打印”食物,首先要把可食用的配料制成糊状,填充进类似针管的容器中。这种容器被称为挤压机,像墨盒一样,塞进3D打印机中,可沿着一定的轨迹运动。
而之后的过程就很简单了,在三维空间中,机器高速重复动作,上千层极为细薄的糊状的“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