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规模化高效益生态养殖技术
土鸡又称为草鸡、本地鸡和地方品种鸡,土鸡养殖是现代养殖业中独具特色的新兴产业。与一般肉鸡相比,优质土鸡具有营养丰富、肌肉嫩滑、鸡味浓郁、肌间脂肪分布均匀、肌纤维细小、风味独特、抗病力强等优点,加之产品安全无污染,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其价格通常是一般肉鸡的2~3倍。近年来,现代肉鸡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优质土鸡的饲养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实际养殖中我们发现,土鸡养殖普遍存在饲养管理粗放、疫病防控技术落后和死亡率高等问题,导致经济效益低下。本文对土鸡规模化养殖技术进行了 探索和总结,以期为提高土鸡养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1选址与改造
从场地选择上来看,应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通电、林荫稀疏、背风向阳和远离村寨城镇的地方兴建土鸡养殖场,同时地势整体坡度应低于20°,林分密度应在50%~80%之间,如有一定面积的林中空地则更好。林分密度过大时通常湿度大、透光性差,病虫害较易滋生;而林分密度过稀则存在较多杂灌,不利于鸡活动。林地选好后要适当进行改造,以便于管理,促进鸡生长发育,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应一次性砍割清理林下杂灌;其二,对一些阔叶树木进行砍伐,每亩有60~80株树木即可;其三,高大树木应进行疏枝,以改善透光和透气性。
2鸡舍建造
选好林地或在某一林地选择一空地后,即可建造鸡舍(依林或依路坎而建最好)。一般来说,鸡舍应坐北朝南,东西走向,适当控制养殖密度,每个鸡舍养殖1 000~2 000只左右。场地应平整,坡度较小(保持在5~15°最佳)。为便于排水,可在场地周围挖好排水沟。同时,场地不宜选在风口,也不能选择在光照不足的低洼潮湿地带,要注意避风。鸡舍建好后和林地一起均进行围栏处理,可使用尼龙网将其围起来,也可使用养殖防锈围网。此外,还应针对育雏鸡、中鸡、大鸡和产蛋鸡的不同特点对鸡舍进行相应处理。通常育雏鸡舍宜采用发酵床技术,以改善舍内空气质量,预防呼吸道疾病等疾病发生,育雏期结束后鸡群大部分时间在舍外活动时可不再使用发酵床鸡舍。中鸡和大鸡鸡舍应在其内设置栖架,以增加单位面积的饲养量,防止鸡因打斗、踩压等损坏其羽毛。还可减少鸡群与鸡粪接触,预防消化道疾病发生。产蛋鸡应设置好产蛋区和产蛋箱,以防鸡蛋被分辨污染,影响其外观和销售。
3不同阶段土鸡群的饲养管理技术
3.1 育雏期土鸡的饲养管理
进雏前14 d,鸡舍内应保持清洁,并对其进行消毒。进雏前1~2 d,育雏期热区内的温度应达到33~35℃,相对湿度应在60%以上。1日龄雏鸡毛干后3 h就应将其接到育雏室饮水。初饮后,通常不可断水。饮水器每日应刷洗1~2次,初饮时水温应与室温接近,7 d后可直接饮用,雏鸡孵出后6~10 h就可开食。育雏区热区内前7 d的温度应保持在32~35 ℃,前3 d应≥33 ℃,之后7 d维持在28~30 ℃,第3周维持在25~27 ℃,第4周则需维持在20~23 ℃。10日龄以前的雏鸡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75%,10日龄以后则可保持在55%~60%。控制好育雏舍的光照时间,第1周内每日光照23 h,第2周接受自然光照。
3.2 育成期与产蛋期
育成期与产蛋期的鸡应进行放养,3周龄后的雏鸡也可开始放养。放养后精料饲喂可调整为每日2次,一般早上少量饲喂,晚上适当多喂。大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不可放鸡,先选择在晴天进行小范围试牧,之后逐步扩大范围,延长放牧时间,直至林地放养。土鸡放养时宜采取轮流放养,周期通常为1个月左右。育成期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晚上通常无须照明补充光照,但冬春季节须实行人工补光。土鸡通常在120 d开始产蛋,产蛋前可进行光刺激,并逐渐将其加到16 h左右。第一次加光时间可适当延长,每次加光应控制在1 h以内,之后的光照时间保持不变。
4饲喂与补饲技术
在养殖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育雏阶段全部饲喂全价颗粒料不利于土鸡的肠道发育,会减低其摄食和消化能力,因此应在开口料和该阶段往饲料中添加部分谷物和饲草,以促进消化道发育,具体饲喂时应根据土鸡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