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导卫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滚动导卫用于引导椭圆轧件进入圆或方孔型等变形不稳定的机组,可保证获得形状良好、尺寸精度高的轧件。但生产中,滚动导卫系统会存在着问题,影响着生产率提高,具体指:
1.结构复杂,装配困难。滚动导卫装置由外盒体和内盒体组成。外盒体由导卫箱、盖板等组成。内盒体由导卫副、导轮及导轮支撑臂组成。这种导卫结构复杂,不紧凑,增加了装配量。在高温与激冷交变热冲击下,易变形,甚至有些部件和螺栓拆不下来,只有气焊割去。
2.生产中不易调整和更换。导卫装置承受着不规则的应力,在正确引导轧件进入孔型的同时,承受着轧件多个方向的撞击,因此,各部位螺栓易松动,调整点多,不利于快速调整。当出现队钢事故时,轧件夹在进口内,难以处理。
3.导卫整体宽度偏大。因箱体太宽,导致多部轧机轧辊两端部2-6个轧槽用不上,造成轧辊使用上的浪费。
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为:
1.整体结构改进。将整体结构的外盒体和内盒体合并在一起,保留外盒体的下部燕尾,与内盒体设计在一起,这样易于快速装卸。2个结构变为1个结构,安装简单,减少了在线调整和更换时间,提高轧机作业率,满足了轧机对导卫的使用要求。
2.宽度改进。滚动导卫的整体结构去掉了上部的盖板和两侧板,箱体相应改变,消除了导卫箱及导卫的调整空间。整体宽度为内盒体宽度,相应增加了轧辊两端部轧槽的使用量,节约了轧辊。
3.其他改造。为使滚动导卫与轧槽始终在一条轧制线上,不受轧件的冲击而偏斜,在滚动导卫燕尾与燕尾槽处设一底健。为防止导轮支撑臂在冲击载荷下发生疲劳断裂,在设计上增加了其厚度。
导卫装置的国际标准的制定?
2008年12月28日,国家标准委将导卫装置的国家标准委托合肥冶金设备公司制定,标志着我省在导卫装置研发制造方面跻身国内领先水平。
导卫装置是指在轧钢生产过程中引导和护卫轧件进出轧机的一种重要零部件,工艺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前些年一直是国外产品一统天下。为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注重技术研发和技术队伍的培养,成立了国内唯.一的导卫研究所。从开始的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发,先后获得十多项国家专利,一跃成为国内导卫制造行业的龙头。
2008年钢铁企业普遍停产减产,给一些导卫装置供应商带来了很大损失。但该公司注重自主创新给自己赢得了机遇,其新近开发的具国际先进水平的四/五切分导卫技术,可以降低轧钢成本20%以上,很快接到国内外多家钢厂新订单,纷纷要求运用其技术。再加上发达国家为降低生产成本向我国转移导卫装置生产订单,公司出口额去年逆势增长。随着研发水平的提高,该公司不但出口逐年增加,还接受上海宝钢委托联合研发多个项目,为世界著名冶金设备制造商德国西玛克公司提供导卫技术等。
什么是导卫装置,它由哪些部分组成,有何作用?
在型材和线材轧机上,导卫装置是安装在轧机机架上,位于轧辊前后,轧机机架间的引导扶持轧件顺利进入轧机轧制和导出的装置。
导卫装置的作用是正确地将轧件导入轧辊孔型;保证轧件在孔型中稳定地变形,并得到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又顺利地将轧件由孔型中导出,防止缠辊;控制或强制轧件扭转或弯曲变形,按一定的方向运动。
导卫装置由横梁、导板、卫板、夹板、导板箱、托板、扭转导板、扭转辊、围盘、导管和其他诱导、夹持轧件或使轧件在孔型以处产生既定变形 扭转等的各种装置组成。
导卫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所轧产品的质量和轧机的生产能力。尽管孔型设计合理,如果导卫装置的设计或使用不当,也不能轧出合格的成品。导卫装置设计和调速得好,还能弥补孔型设计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