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鼠疫: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留、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2、出血热症状:大多经过7~21天潜伏期后突然发病,病情急、进展快、症状重。起病就发烧,体温急剧上升到39℃或更高。同时,表现有头疼、眼眶疼、腰疼,称之为“三疼”;还表现有面部、颈部、上胸部潮红充血,称之为“三红”。另外,发病后在口腔上腭、咽部可见有出血点,在腋部可见有线条状出血点连线。3、斑疹伤寒症状:多以急性起病,持续发热及头痛为主,体温多在39~40℃(占72.10%),伴全身关节及肌肉疼痛、咳嗽等症状。主要体征有面部充血、皮疹、咽部充血及肝脾肿大等配合。
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剧,恶寒战栗,体温突然上升至39℃-40℃,头痛剧烈,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意识不清,昏睡,狂躁不安等症状。败血型鼠疫:是临床上最严重的病型之一,可原发或继发,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速。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无淋巴结肿。皮肤粘膜出血、鼻衄、呕吐、便血或血尿、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百分之百。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物理学灭鼠法:又称器械灭鼠法,应用较久,应用方式也较多。它不仅包括各种专用捕鼠器,如鼠夹、鼠笼,也包括压、卡、关、夹、翻、灌、挖、粘和枪击等。物理学灭鼠也讲究一定的的科学技术,如安放鼠笼(夹)要放在鼠洞口,应与鼠洞有一定距离,有时用些伪装,可以提高捕杀率;鼠笼上的诱饵要新鲜,应是鼠类爱吃的食物。一般一个晚上老鼠不易上笼因有“新物反应”,二、三天后上笼率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