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传播途径
1、从动物-跳蚤-人的传播,多为腺鼠疫,鼠蚤吸入病鼠血液后,鼠疫杆菌便在蚤的前胃内大量繁殖。当疫蚤再叮咬其它鼠或人时,病菌即注入人或鼠体,构成感染。
2、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传播,造成人间鼠疫流行。
3、经皮肤粘膜传播,接触剥食染疫的鼠类及其它啮齿动物的皮肉、内脏、血液和病人的痰液、脓血分必物,均可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感染。
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剧,恶寒战栗,体温突然上升至39℃-40℃,头痛剧烈,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意识不清,昏睡,狂躁不安等症状。轻型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血培养可阳性。多见于家鼠疫源地或预防接种者。
2014年4月13日报道,英国利物浦市惊现长达60厘米的巨大老鼠,甚至对鼠药免疫。专家认为,这些老鼠或因食用快餐与家庭垃圾等发生了变异,进而导致体型增大。这只巨大老鼠,从尾部到鼻子长达60厘米。而且这种超级老鼠似乎无人可治,因为它们对鼠药免疫。许多地方政府正提议使用新式强力化学药品以抑制巨鼠入侵。[2] 2014年6月,在英国城市下水道深处,一种新的“超级老鼠”正以惊人速度四处扩散。这种老鼠发生基因突变,对药免疫。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进行的基因检测显示,这些啮齿动物发生突变,使其不受传统药的影响,所有接受测试的超级老鼠都对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