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花前复剪:对修剪过轻,留花量较多的梨树应进行复剪,主要是疏除细弱枝,病枯枝,过密枝,调节果树负载量,根据留果量确定留花量,一般留花量应比预留果量多1-2倍,每个果台只留1个花芽,疏除过多的花芽,对修剪反应不敏感的不易成花的品种因生长枝甩放形成的一串花芽,要适当短截,即可使结果枝靠近主干,又可促发生长枝,为以后结果做准备。
梨实峰(俗称花钻子,白钻虫)仅为害梨树。成虫产卵于花萼内,幼虫最初在花萼基部内环向串食,被害处变黑以后蛀入果心,使幼果干枯脱落。落果前幼虫爬出,转害其它幼果。该虫一年产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做茧越冬。成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羽化、产卵,产卵盛期是梨树花序分离至花瓣含苞待放时,5月中下旬幼虫蛀果为害。
防治时可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树冠下接布单,振落成虫杀灭,或在产卵期人工摘除有卵花果和有虫幼果。在梨树花前10至15天,成虫羽化出土时,用25%对硫磷300倍液、25%辛硫磷300倍液或40.7%乐斯本乳油600倍液进行地面喷雾,重点在树干周为1米内。
高温高湿天气,病菌和病虫的繁殖加快,阻碍梨树的健康生长。病害一般有黑星病等,可以在雨后施药,常用药剂有烯唑醇、波尔多液等;虫害主要有黄粉虫、梨小食心虫等,药剂种类可选择吡虫啉、齐螨素、氯氰菊脂等。
依据品种特性
梨树品种不同,生长结果习性也不尽相同,修剪方法也不同。如韩国砂梨黄金、水晶、新高、圆黄、华山、南水、鲜黄、秋黄等品种,幼树期间大多以腋花芽结果为主,修剪时要用短截的方法来促发新梢,以尽快形成较大的枝叶量,提高产量。西洋品种梨的花芽大多在顶芽上,为早期结果并尽快的形成较大的树体结构,修剪时要减少短截的数量,多留顶花芽结果。我国梨树新品种绿宝石、七月酥、玛瑙等,形成腋花芽不容易,主要以短枝结果为主,修剪时要多缓放,以尽快形成较多的花芽,结果以后要对除延长枝以外的枝及时进行回缩,以防止结果部位外移,造成内膛空虚,后期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