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对接
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产业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能够确保精准扶贫见实效、可持续。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下,生物质能源产业在发展实践中已被证明可承担精准扶贫重大责任与使命。我国是农林业大国,每年约产生12.5亿吨农林业废弃物,将其作为生物质原料生产可再生能源商品,可替代约7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带动3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就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若对我国现有有林地、宜林地及耕地等进行科学、高效经营管护,每年产生的总生物量约相当于55亿吨标准煤,将其全部应用于生物质能源产业则可带动8000多万农村劳动力就业。若将该产业精准对接扶贫工作,可取得巨大成效。
生物质能源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特点,历经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现已成长为具有明显发展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完全自主创新的生物质能源商业应用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生产出电能、热能、燃气、燃油等高品质、高清洁能源商品。我国现已投产运营的200多家生物质电厂,每年消费约5000万吨农林业废弃物,在减少季节性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同时,带动超过百万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每年支付给农民的燃料收购款约150亿元,帮助了约20万户农民家庭脱贫致富。“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并全面对接精准扶贫,一定会成为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的有力之举。
利用秸秆颗粒机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有效能源,代替煤的使用,大大节约成本。自从秸秆颗粒机的产生以来,在能源再利用这块领域有卓越的成就。为广大创业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受到广大创业者的喜爱及媒体的跟踪报导。既然国家给与这么的支持,目的就是给可再生资源――秸秆一个很大的利用价值机会。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四川广平县两万吨生物质燃料生产线建成
为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广平县水渡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广益鑫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在外村修建两万吨生物质染料生产线,项目共投资3098万元,占地35亩,目前该生产线已建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今年6月即可投产,该生产线位于水渡镇万亩稻油高产示范创建区内,原料充足,运输方便,农林物秸秆及林产品加工剩余物每年可达5万吨,投产后年产能可达15000吨。
据了解,这种新型颗粒燃料是一种新型清洁绿色环保燃料,其原材料来自于周边农户种植农作物后的固体垃圾及林业废弃物,通过将秸秆、树皮、锯末等农林废弃物粉碎后,经过混配烘烤成型制成的新型生物质燃料,然后供给周边农户使用,且农户还可以用秸秆换燃料,使生物质成型燃料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生物质颗粒机环保特制成为市场销售热点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国的大量秸秆被焚烧或废弃,不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由生物质颗粒机加工出的生物质燃料,具有密度大、热值高、燃料充分、成本低、使用方便、清洁卫生、便于运输和储存等特点。这种生物质燃料可作为气化炉、取暖炉、农业暖房、锅炉和发电的燃料,同时可作为生产沼气、肥料、饲料和高密度板等原料,用途十分的广泛。
生物质颗粒机所产出的生物质燃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燃料,这种燃料具有以下几种优点:高热值、超级节能、低碳环保、无烟无残留。生物质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颗粒燃料其特有的优势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传统的燃料相比,不仅具有经济效益也具有环保优势,完全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首先,由于形状为颗粒,压缩了体积。节省了储存空间,也便于运输,减少了运输成本。其次燃烧效益高,易于燃尽,残留的碳量少,与煤相比,挥发份含量高燃点低,易点燃;密度提高,能量密度大,燃烧持续时间大幅度增加。除此之外,生物质颗粒机所产出的颗粒燃料在燃烧时有害气体成分含量极低,排放的有害气体少。具有环保效益。而且燃烧后的灰还可以作为钾肥直接使用,利用空间大。并且生物质颗粒机性价比高,开发生物质资源实现资源可循环使用。生物质颗粒机生产的产物环保、节能、利润高、成本低,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