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焊机的加压机构的介绍。
加压机构按焊机功率大小,焊件结构特点、材料、质量标准及生产效率等划分,虽然种类繁多,但都应该满足下列要求:
1. 加压机构钢性要好,不至于在机器高速焊接过程中出现加压中心受力点位置位移,从而导致上下焊轮错位。
2. 因为焊机的焊接次级回路安装在加压机构上,所以在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在整个焊接回路中出现的铜损和铁损,避免因其产生的热量而造成焊接电流不稳定。
3. 加压机构要有良好的工艺性,适用焊件工艺特性的要求。目前滚焊机常用的压力循环有平压力、阶形压力、马鞍形压力等几种形式,针对泡沫镍及镍带滚焊工艺的结构、材料、厚度等特性,应该选择平压力这种方式。
4. 加压、消压动作灵活、轻便、迅速。对焊接工件的膨胀与收缩反应敏感,随动性好。这对于提高焊机生产效率、保证焊接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要力求减小加压机构运动部分的重量与摩擦力,同时要求气阀结构与动作良好。
5. 焊接开始时,应能快速将预压力全部加上,而焊接过程中压力应稳定些,焊件厚度变化时压力波动要小。因此,垂直运动行程机构比弧形运动机构要优越些。
建宏中国钢桶工业工艺改进的概述
(1)采用三重七层圆卷边工艺。用此工艺生产的钢桶,因其耐冲击、耐磕碰、防渗漏性能差,只适用于盛装非危险品。从八十年代初,中国的制桶业在钢桶封口上,相继开始研制国外七十年代极新工艺——七层圆卷边工艺。一九八五年,采用此工艺后,提高了钢桶耐冲击性,防渗漏性能,从而,保证了危险货物的出口。
(2)采用钢桶底顶落料压型复合模具。此工艺系将圆剪下料和冲床压型,两道工序合为一道,即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桶底顶产量。。
(3)研制新型钢桶密封胶。钢桶密封胶是防止钢桶卷边渗漏不可缺少的填充物,新型密封胶的开发,大大提高了钢桶防渗漏性能
(4)采用展卷设备。进入八十年代,许多制桶工厂开始用卷材代替板材。使用卷材除降低了采购成本外,还减少了边角余料,从而降低了钢桶的材料成本,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5)在钢桶内外表面涂装上,采用了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漆或粉末涂料。进入七十年代,许多制桶厂相继使用了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漆、悬挂式输送机及石英玻璃管远红外电热烘干炉,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工或机械喷漆,自然干燥。
中国钢桶工业技术设备的更新
1、
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国钢桶工业基本上是半机械、半手工操作。当时,只有营口、上海、天津等地几个老厂,形成钢桶生产线,但个别工序仍然是手工操作。
2、
五十年代末,国产半自动缝焊机问世。许多制桶厂先后用缝焊代替了汽焊焊接桶体。此时,工序之间的运输大量采用链式输送。
3、
六十至七十年代,中国还没有制桶专用设备制造厂,各制桶厂所需制桶设备全靠各厂自己土打土闹或向兄弟厂求援。
4、
一九七二年北京制桶厂首先采用静电喷漆、悬挂输送机、电烘干装置,代替手工喷漆或剧漆。 1979年初,北京化工制桶厂首先派员考察日本制桶企业,结束了我国制桶行业,闭关自守的局面,揭开了和国外进行制桶技术交流和制桶技术设备引进的序幕。一九八七年末
中国的制桶企业同国外交流技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做好引进设备消化吸收工作和国内制桶机械的定点生产和定点设计,都有力的促进中国制桶工业的发展。中国制桶行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