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脚手架
门式脚手架是建筑用脚手架中,应用最广的脚手架之一。由于主架呈“门”字型,所以称为门式或门型脚手架,也称鹰架或龙门架。这种脚手架主要由主框、横框、交叉斜撑、脚手板、可调底座等组成。门式脚手架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它具有拆装简单、承载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发展速度很快。到60年代,欧洲、日本等国家先后引进并发展了这种脚手架。7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从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引进门式脚手架体系,在一些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它不但能用作建筑施工的内外脚手架,又能用作楼板、梁模板 支架和移动式脚手架等,具用较多的功能,所以又称多功能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是美国在五十年代末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施工工具。由于它具有装拆简单、移动方 便、承载性好、使用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所以发展速度很快。至60年代初,欧洲、日本等国家先后应用并发展这类脚手架,在欧洲、日本等国家,门式脚手架的使用量最多,约占各类脚手架的50%左右,并且各国还建立了不少生产各种体系门式脚手架的专业公司。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先后从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引进使用这类脚手架,在一些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桥梁施工脚手架作业要点
1、脚手架搭设前,对基础平面进行检查,采取拉线的方式进行找平保证脚手架下托在同水平面之内,保证脚手架的受力均匀,施工中保证各个连接点的紧密安放,严禁虚接的情况出现。
2、下垫方木
为防止支腿传递的集中荷载使垫层混凝土开裂,在其上垫方木,方木的厚度不小于5cm,宽度不小于20cm。
3、底座安装
立杆下设可调底座,其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5 扣,且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C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30CM。立杆底座和方木、方木和硬化地面之间应密贴,不得有脱空和松动。
4、立杆搭设
根据设计方案布置立杆,具有承重的立杆接长必须对接,不许搭接。只是上下通行人和为辅助施工搭设的脚手架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当立杆H≤20m时,其偏差不大于H∕200(mm)。
当立杆H≥20m时,其偏差不大于H∕300(mm),且总高度垂直偏差不大于100mm。
5、每搭设一层立杆,经检查合格后,进行横杆和纵杆的搭设。按设计要求搭设横杆和纵杆,横杆和纵一定要水平。如果是扣件式脚手架纵、横杆的水平杆和立杆每一个节点都要用扣件扣牢,严禁不扣或扣不牢的现象出现。
脚手架施工措施
脚手架是高空作业不可或缺的措施,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作业,不但在搭设过程中涉及到安全问题,搭设质量的好坏程度也会影响脚手架使用,脚手架好比安全通行的桥梁,安全通行不可忽视。
立杆
脚手架立杆顶端高出结构楼层上皮1.5m,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立杆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400,每根立杆按6m计,即单根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mm。
悬挑式双排脚手架的立杆下端必须套住直径25的定位钢筋。
开始搭设立柱时,每隔6跨设一根抛撑,直至连墙杆件安装完毕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当搭设至有连墙杆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立即设置连墙件。
大横杆
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交错布置,不设在同步同跨内,相临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并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大横杆应布置在立杆间的里侧且相临步架须错开,大横杆杆件长度宜为4.5m、6m。
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大横杆四面架子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mm。作业面层需搭设三道大横杆作为防护栏杆,其高出脚手板1500mm、1000mm、500mm,并在作业层设挡脚板。
小横杆
每一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该杆轴线偏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靠墙(柱)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大于500mm。
操作层上小横杆除在主节点处设置外,还应在1/2立杆纵距处设置双小横杆以满足脚手板支撑需要,使脚手板的悬挑长度不大于150 mm。
连墙用小横杆应与架体立杆或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牢固,连墙用杆件必须使用直角扣件在每根柱子进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