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梁安装
工字钢挑梁安放前应立放固定在楼层板上,楼板边梁处应在挑梁下垫设15×100×200木夹板,木夹板宜顺放。挑梁应先穿入端部的锚环内再放入锚栓间隙内。挑梁放置时,直径25定位必须向上。
在楼层预埋锚环处,使用木楔将工字钢与锚环楔紧。木楔小头处应钉上圆钉固定。距结构边缘600mm的M16锚栓处应采用220mm长∟50×5单螺母固定工字钢。
固定后的工字钢要求外侧较内侧高15mm。
连墙构造
刚性连墙:由连墙杆、扣件与各层框架柱相连。
连墙件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
外挑架体与结构须每层与柱进行抱柱。抱柱杆与外架的大横杆连接,除二层二道外其余各层均为柱中部设一道。每层每跨中楼板处须做连墙件,一端与架体大横杆相连另一端与楼板上预埋设φ25地锚连接,地锚处须加设木楔以便连接点牢固。
脚手架使用过程中需在楼层处搭设临时施工作业层,要求脚手板铺设后与楼层面平齐或低50mm。
保险绳的设置:有悬挑工字钢的楼层处,每个框架柱柱头上环套φ15.5钢丝绳,另一端连接在最底层大横杆上。要求钢丝绳安装后的手压振幅保证在20~30mm内,以保证钢丝绳平时不受力,待架体发生不正常变形时起保险作用。
脚手板采用平铺,接头采用对接,脚手板悬挑长度不大于150mm。在作业层下部搭设一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不超过一层。
段落地架立杆下铺50mm厚通长脚手板,每段作业层满铺脚手板,下设大眼兜网。脚手板平铺在不少于3根横向水平杆上,并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将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
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中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0mm。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应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
作业层侧面铺180mm高的挡脚板并与立杆绑扎牢固。
移动脚手架配件主要优点
淬硬层马氏体组织较细,硬度,强度,韧性都较高。
脚手架表面淬火后工件表层有较大压缩内应力,工件抗疲劳破断能力较高。
不必整体加热,工件变形小,电能消耗小,移动脚手架无公害.。
加热速度快,工件表面氧化脱碳较轻。
加热设备可以安装在
械加工生产线上,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便于管理,且可减少运输,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表面淬硬层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易于控制目前,许多国家的支承系统已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移动脚手架配件施工工具,形成各种系列产品。这种支架结构与扣件式钢管支架基本相似,只是在立杆上焊接多个插座,替代了钢板支架,避免了螺栓作业和扣件丢失,用横杆和斜杆插入插座,即可拼装成各种尺寸的模板支架。这种支架的种类繁多,使用功能也不一样,在欧洲各国应用较普遍,东南亚和我国也已有应用。
脚手架施工措施
脚手架是高空作业不可或缺的措施,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作业,不但在搭设过程中涉及到安全问题,搭设质量的好坏程度也会影响脚手架使用,脚手架好比安全通行的桥梁,安全通行不可忽视。
立杆
脚手架立杆顶端高出结构楼层上皮1.5m,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立杆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400,每根立杆按6m计,即单根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mm。
悬挑式双排脚手架的立杆下端必须套住直径25的定位钢筋。
开始搭设立柱时,每隔6跨设一根抛撑,直至连墙杆件安装完毕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当搭设至有连墙杆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立即设置连墙件。
大横杆
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交错布置,不设在同步同跨内,相临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0mm,并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大横杆应布置在立杆间的里侧且相临步架须错开,大横杆杆件长度宜为4.5m、6m。
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大横杆四面架子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mm。作业面层需搭设三道大横杆作为防护栏杆,其高出脚手板1500mm、1000mm、500mm,并在作业层设挡脚板。
小横杆
每一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该杆轴线偏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靠墙(柱)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大于500mm。
操作层上小横杆除在主节点处设置外,还应在1/2立杆纵距处设置双小横杆以满足脚手板支撑需要,使脚手板的悬挑长度不大于150 mm。
连墙用小横杆应与架体立杆或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牢固,连墙用杆件必须使用直角扣件在每根柱子进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