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安全管理
脚手架(scaffold) 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
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脚手架立杆的纵距一般为1.2~1.8m;横距一般为0.9~1.5m。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脚手架钢笆片的五大优势
提高工程质量。
可节省钢筋用量。
提高结构的抗裂能力。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工程成本。再看绑轧脚手架钢笆网片,钢筋到现场后剪裁,逐条摆放以及帮扎等环节。
虽然脚手架钢笆片单价高于散支钢筋。但是综合考虑材料的用量、施工的速度,施工的难易程度、人工费用、用料的损耗、现场加工费用、机械加工费及场地等因素,可节省钢材30%以上,缩短工期50%-70%,降低工程成本15%以上,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脚手架钢笆片是钢板网产品的一种,表面由均匀的菱形网孔上下重叠连接构成,具有防滑、耐磨、强度大、承载重量大、耐高温、36防火、可反复使用十次以上、表面无焊接点、无需日常维护、综合性价比高等特点。
脚手架分类
脚手架按建筑物立面上设置状态分为落地、悬挑、吊挂、附着升降四种基本形式。
① 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外围地面上,主要搭设方法为立杆双排搭设。因受立杆承载力限制,加之材料耗用量大,占用时间长,所以,这种脚手架搭设高度多控制在40m以下。在房屋砖混结构施工中,该脚手架兼作砌筑、装修和防护之用;在多层框架结构施工中,该脚手架主要作装修和防护之用。
② 悬挑式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外边缘向外伸出的悬挑结构上,将脚手架荷载全部或部分传递给建筑结构。悬挑支承结构有用型钢焊接制作的三角桁架下撑式结构以及用钢丝绳斜拉住水平型钢挑梁的斜拉式结构两种主要形式。在悬挑结构上搭设的双排外脚手架与落地式脚手架相同,分段悬挑脚手架的高度一般控制在25m以内。该形式的脚手架作装修和防护之用,应用在闹市区需要作全封闭的高层建筑施工中,以防坠物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