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实施指南--工艺管路3:
消毒是控制水系统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方法热力学消毒、紫外线消毒和化学消毒。保健食品工艺管路设置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考虑必要的消毒措施。纯化水系统中的活性炭床是个容易长菌的地方,通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既用80℃的热水循环1~2h,结束时反洗,一则起再生作用,二则消毒,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国内已有许多企业是采用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所有设备简单,通常使用热交换器,或是用纯蒸汽灭菌,或是也可采用电加热方式,用以消毒的介质则是系统中的纯化水。如纯化水使用回路用纯蒸汽法灭菌,储罐须是耐压容器,如设备不具备此条件时,采用巴氏消毒与紫外线消毒相结合的方法了是可行的。
纯化水系统离子交换树脂、反渗透、电渗析等不宜采用高温消毒,否则会老化、破碎或损坏,可采用紫外线消毒及循环回流法。
保健饮料、保健口服液的生产线通常包括配液、灌装、灭菌。为方便清洁和灭菌,这类保健食品的生产线也需要设置在线清洁、在线灭菌的管路。
不锈钢焊接应接合可靠,内部光滑,耐腐蚀。为确保合格焊的接质量,应使用低碳不锈钢、兼容性好的金属焊接材料,必要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用自动焊接机焊接,应由保证人员进行焊接并做好检查及记录。
焊接后清洁工作和对焊接表面做纯化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去除污染物质和腐蚀性物质并在焊接表面建立起一层氧化铬防腐表面层。腐蚀往往从一点突破,之后向深层扩展。
机械与电抛光差别很大,对与水接触的表面进行电抛光是防止生物膜形成及表面腐蚀的重要措施,先进工业国家对电抛光的级别设有技术标准,我国目前尚无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标准,在引进国外设备时,应检查电抛光的合格证书。图3-1 6是机械抛光与电抛光表面比较。
机械连接应注意避免错位、裂缝、渗漏和空隙。
保健食品之蜜饯类保健食品的GMP洁净厂房净化无菌车间无尘室实施指南
卫生部门已经批准的3047种保健食品中,各类蜜制、糖制的保健食品有18种。蜜饯类保健食品的主要原料为在我国有悠久历史的各种参类。
第一节 生产特殊要求
传统的加工方式不可避免地会给食品带来一定的卫生问题,特别是微生物的污染、物理性杂质的存在,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作为保健食品的一类,蜜饯类保健食品对加工工艺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工企业也逐步采用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在工艺上也出现了许多新形式。
蜜饯类保健食品的一般加工方式为原料经清洗、切片、熟化以后,采用糖或蜜浸制,经烘干或晒干处理,灭菌后即为成品。
一、厂房建筑要求
1.厂房
2.腌制池
3.晒场
二、检验仪器设备
三、生产中特珠要求
(1)原料必须按照生产规定进行分拣,根据不同的形状确定应归属的级别。剔除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原料,经过分拣处理的每一级别原料应大小、重量均匀。
(2)原料清洗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流动水源,清洗的次数应能确保去除原料表面
杂质。
(3)浸制时使用的料液应严格按照工艺需要配制,依照原料浸泡量和浸泡时问使用。避
免料液的重复使用。
(4)浸制工艺应确保料液在原料介质中的均匀分布。
第二节 工艺流程、洁净区域划分
蜜饯类保健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及洁净区域划分示意见图16-1,蜜饯企业各生产车间清
洁度的区分见表16-1。
图16-1 蜜饯类保健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及
洁净区域划分示意
第三节 生产管理要点
一、原料处理
二、料液浸渍
三、烘干与灭菌
5.2.4 净化级别必须满足生产加工保健食品对空气净化的需要。
固体保健食品净化级别;
液体保健食品净化级别;
特殊保健食品如益生菌类等产品净化级别;
酒类产品净化级别。
**
检查有效的检测报告。
固体保健食品: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等固体剂按三十万级要求。
液体保健食品:口服液、糖浆液、饮料等最终产品可灭菌的按三十万级的要求,最终产品不灭菌的按十万级的要求。
特殊保健食品如益生菌类等产品为十万级。
酒类产品应有良好的除湿、排风、除尘、降温等设施,人员、物料进出及生产操作应参照洁净室(区)管理。
5.2.5 厂房、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应衔接合理,建筑结构完善,并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的要求;厂房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场所,以安置设备、物料;用于中间产品、待包装品的贮存间应与生产要求相适应。
1.生产区。
现场查看生产区是否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空间与面积
2.贮存间和功能间。
现场查看贮存间和功能间是否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与空间。
3.储物区。
现场查看储物区物料、中间产品、待检品的存放是否有能够防止差错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5.2.6 洁净厂房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
洁净厂房的温、湿度。
*
根据工艺规程,查看现场是否有温、湿度测量仪和记录。要以生产工艺要求来检查,一般无特殊要求时温度控制在18-26℃,湿度控制在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