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脚手架与落地脚手架的区别
脚手架搭设要求:
(一)架子搭设为了保证外部整齐美观,工程四面支搭长方形架子,大面平齐,建筑凹槽处补搭平台架与整体架子相连。架子下脚要拉线定点,保证外架子的位置平齐,立杆间距1.5m,大横杆间距1.8m,小横杆间距1.0m,脚手架宽 1.0m(四块板)里皮立杆距墙500mm(施工中里皮架与墙面间加绑一块板)。
架子大面戗杆为由下至上做五八戗(五根立杆,八步横杆),戗杆为双杆。每根立杆底部应设垫板,厚度125px。底部必须设横、纵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距垫板上皮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绑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作可靠连接,连墙件竖向固定于每层圈梁顶板位置、横向间距为每隔三根立杆设一个点。立杆及十字盖均应使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要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大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的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即600mm。立杆顶部要高于檐口上皮1.5m。大横杆纵向水平杆要设在立杆内侧,长度6m,要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横杆接头不能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且水平方向错开距离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的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 1/3,即500mm。小横杆排木间距1.0m,脚手板为平铺对头搭板,对接位置要设 双排木,间距不大于300mm。脚手板端头用钢丝或φ 6 钢筋压牢。
(二)搭设要求刚性连接:连接点在每层顶板梁位置预留,间距6m,预埋钢管,用扣件与脚手架作有效的连接。防护措施:脚手架离地面超过2m,每步绑两道护身栏和一道 450px 高挡脚板。架子顶端的高度必须超过女儿墙1.2m。脚手架外立面全部采用小眼网封严。施工期间在楼内框架柱处架绑两道护身栏并设上架子通道。防雷措施:在脚手架底部立杆钢管连接避雷导线,引入地下并深埋。防雷接地材料全部采用镀锌材料,所有连接均采用焊接,搭接长度,圆钢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 倍,两面施焊,扁钢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 倍,三面施焊,焊口均做防腐处理(混凝土中除外),接地电阻不超过4Ω 。外用电梯:外用电梯采用人货双笼电梯两部。
(三)架子支搭顺序基础处理→铺放垫木→拉线放底座→摆放扫地杆→逐根树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三步小横杆→安第三步小横杆→加临时斜撑杆,上端和第三步大横杆扣紧(在装连墙杆后拆除)→铺脚手板→绑扎护身栏杆及挡脚板→安第四、五步大横杆和小横杆→绑窗口别杆→接立杆→加剪刀撑→铺钢脚手板→绑扎护身栏杆及挡脚板,并挂立网防护…依此类推。
(四)脚手架拆除架子的拆除由上而下按步按层拆除,先拆护身栏,脚手板和排木,再依次拆十字盖的上部绑扣和接杆,拆除全部十字盖以前和架子拆到底部时必须绑好临时支撑,防止架子倾斜,禁止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拆除。
1、悬挑结构的安装与固定安装悬挑结构前,必须在建筑结构内准确放线定位并检查预埋件的质量。待结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安装和固定悬挑结构。若采用焊接连接,要保证焊缝的质量和长度。受力锚筋与锚板应采用 T 形焊,锚筋直径不大于20 ㎜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锚筋直径大于20 ㎜时,宜采用穿孔塞焊。当采用手工焊时,焊缝高度不宜小于6 ㎜及0.8d(d 为钢筋直径)。若采用螺栓连接,宜采用套板安装预埋锚固螺栓,并采用双螺母,保证螺杆露出螺母不少于3 扣。若采用预埋连接,预埋钢挑梁应放在结构外层主筋内侧,预埋端宜设受剪锚固筋,锚固筋销入挑梁端部孔内。
2、脚手架搭设脚手架的搭设要待悬挑结构与建筑结构牢靠连接后方可进行。假若场地许可的话,在没有安装悬挑结构之前,安装点以下的脚手架先按常规的落地式脚手架搭设,搭至高出安装点一个步距,并在悬挑结构的下方设一纵向水平杆,用以承托悬挑结构伸出部分的荷载。在第,一道卸荷装置安装完毕后,才能将悬挑结构以下 的脚手架拆除,并随即在该层平桥与建筑物间进行严密的封闭。假若场地限制,要在悬挑结构上直接搭设脚手架的话,必须在悬挑结构上由建筑物边缘开始,往外逐步铺设一层牢固、严密封闭的平桥,然后在平桥上往上搭设架体。架体的搭设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要求。
3、卸荷装置施工吊拉点设在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的交点处,钢丝绳由纵、横向水平杆底部兜过。钢丝绳穿越吊环处设套环,减少吊环对钢丝绳的磨损。通过花篮螺栓将钢丝绳收紧,并尽量使所有钢丝绳拉紧程度基本相同,避免钢丝绳受力不均匀。钢丝绳的绳端采用绳卡固接。工作绳卡数量不得少于三个,此外还应在尾端加一个安全绳卡。绳卡间距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 倍,绳头距安全绳卡的距离不小于140 ㎜,并用细钢丝捆扎。绳卡滑鞍放在钢丝绳工作时受力的一侧,U 型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端。
移动脚手架配件主要优点
淬硬层马氏体组织较细,硬度,强度,韧性都较高。
脚手架表面淬火后工件表层有较大压缩内应力,工件抗疲劳破断能力较高。
不必整体加热,工件变形小,电能消耗小,移动脚手架无公害.。
加热速度快,工件表面氧化脱碳较轻。
加热设备可以安装在
械加工生产线上,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便于管理,且可减少运输,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表面淬硬层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易于控制目前,许多国家的支承系统已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移动脚手架配件施工工具,形成各种系列产品。这种支架结构与扣件式钢管支架基本相似,只是在立杆上焊接多个插座,替代了钢板支架,避免了螺栓作业和扣件丢失,用横杆和斜杆插入插座,即可拼装成各种尺寸的模板支架。这种支架的种类繁多,使用功能也不一样,在欧洲各国应用较普遍,东南亚和我国也已有应用。
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作业计划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组织安排等。
2、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4、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5、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6、连墙杆(拉结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时,应用临时撑支住,然后才能拆除。
7、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8、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9、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10、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11、高层建筑脚手架拆除,应配备各良好的通讯装置。
12、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
13、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
14、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脚手架的拆除,严禁夜间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