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旧无心磨床保持精度
无心磨床因为精度高,效率高,机床稳定性高是一种很挣钱的机床,但由于价格高而很少有人问经,一台新的无心磨床要13万多元但一台旧的大概只要5到6万元,如果你够聪明,下面我教你把一台旧的机床象新的一样,一样的精度一样的稳定性:
一、各部件的连接处做好刻度,然后将机床分系统的拆开1砂轮系统2砂轮修整系统3导轮系统4导轮修整系统5液压系统6润滑系统,各部件的配件和螺栓请分类放置以免搞混或丢失。
二、检查砂轮轴的外径是不是75MM,如果小超过5丝,建议换轴,做一根75MM正10丝的生铁研磨棒配研轴瓦直到全部接触到,装配时做一个内孔75正2丝。外径110负2丝的同心套,用同心套来调整机床的主轴与机床的外壳同心,还要保证主轴的横向间隙不得大于0.01MM,砂轮轴用手可以轻松转动。
三、检查修整器和油缸脱开,用手拉修整器要来回自如,不得有轻重;用手左右晃动不得有间隙,不行配刮。
无心磨床在中国宏观调控下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日渐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的机械行业shi上也书写了不少亮丽的机械凯歌,在已经过去的2011年当中,无心磨床高举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为核心的gong产党先进理念,走在机械行业发展大道上。 无心磨床在宏观调控下也有了显著的成就和发展,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于新中国一起成长,共同见证祖国的伟大和繁荣昌盛。 随着中国宏观调控的不断展开并实施,无心磨床的发展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接下的日子里,无心磨床将以更优质的产品质量服务广大的消费者,让全中国机械行业为之骄傲!!
无心磨床的起源
无心磨削是磨削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在无心磨床上进行的。在机床领域,无心磨床虽然是一种新的类型,单其工作原理早在1853年加工滚针时就采用了,1867年,英国人Heny Dyson首创了一种最原始的无心磨床。大约经历半个世纪之后,在1922年,美国人Cincinati和瑞典一家公司几乎同时研究成功di一台无心磨床,从而使无心磨床发展的历史真正开始。
在无心磨床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作图式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初期无心磨床是单砂轮型的,以砂轮端面或圆周磨削,工件的支承和连续接触依靠挡件器、导片和弹簧保证。直到1915年才开始有了托板与导轮。导轮和托板的出现,使无心磨床的机床设计和磨削工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