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局部放电试验时,所采用的终端必须在试验电压下不发生局部放电。因为现在常用的多为直接法检测回路,若电缆终端上发生了局部放电(不论绝缘体内部或沿面),往往同电缆上发生的一样被测出,且在波形特性上也较难加以分辨。所以,可靠的方法是采用所谓无局部放电的试验终端。根据不同的试验电压等级,现在有多种实用的试验终端。
局部放电发生时,常伴有光、声、热等现象的发生,对此,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中也相应出现了光测法、声测法、红外热测法等非电量检测方法。较之电检测法,非电量检测方法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与试样电容无关等优点。 1.超声波法测试局部放电 利用测超声波检测技术来测定局部放电的位置及放电程度,这种方法较简单,不受环境条件限制。但灵敏度较低,不能直接定量。在进行局部放电测量中当发现变压器有大于5000pc的故障放电,超声波声测量方法常用于放电部位确定及配合电测法的补充手段。但声测法有它独特的优点,即它可在试品外壳表面不带电的任意部位安置传感器,可较准确地测定放电位置,且接收的信号与系统电源没有电的联系,不会受到电源系统的电信号的干扰;因此进行局部放电测量时,以电测法和声测法同时运用。两种方法的优点互补,再配合一些信号处理分析手段,则可得到很好的测量效果。 局部放电测量通常选用密封结构的超声传感器,其结构原理见图3-6。它是直接把压电陶瓷安装在金属外壳之上,带动外壳一起振动,并在金属壳里填充树脂作为密封。
老标准中规定在1.73U0电压下,局部放电量不大于某个值。而在新标准中(GB/T12076.2-2008或IEC60502、IEC60840、IEC62067)标准中规定被试成盘电缆在规定的电压下应无可检测出放电。也就是説对于某个企业,当对高压交联电缆进行例行试验时,其局部放电量不应大于本企业局放检测系统的声明试验灵敏度(即背景干扰水平的二倍)。衡量一个企业电缆局部放电水平高低,要看它的局放检测系统的声明试验灵敏度,如果其声明试验灵敏度低于标准要求,説明该测量系统不符合标准规定。一个企业的局放检测系统声明试验灵敏度越高(相当于背景干扰数值小),其电缆的局放量就越小。所以在检测原始记录中一定要记录测量系统的背景干扰数值或声明试验灵敏度,否则就失去试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