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十万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温湿,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遍布地球各个角落。大部分种子植物无法生存,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植物生长在这个恐龙,蕨类植物称霸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人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中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一亿多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从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郑州市北部大河村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荷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绿荷3~4月萌发长叶,但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在岸边有树荫的水池。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11月掉队入休眠期,中国大江南北的庭园水景中常栽植各色睡莲,花后硬朗。或盆栽,花艳丽,池栽分自然水池和人造水池,塘岸边,为防止品种混乱。pH值6~8,翌年春季又从头萌发,每区一个品种,对土质请求不严,先要遵守景象对水池加以刷新,5~8月陆续开花,都可正常成长,园林上丛植于湖,每朵花开2~5天,这类大面积种植。人造水池,种植耐深水品种。水位深。供人鉴赏,病虫害少,栽培打点精练。无排港灌系统,一些公园的水池中常有栽培,有精采的鉴赏价值,水面大。但成长较弱,流域花期为5月中旬-9月,果期7~10月。直径3-15厘米。花单生于颀长的花柄顶端,有各类色采,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