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受市场关注的材料分为两种:一是纹理、色泽、气味等性能与传统红木材料接近,被视为替代材料。例如微凹黄檀、奥氏黄檀与交趾黄檀为同一类树种,色泽花纹类似,而交趾黄檀价格不断上涨,使用量和出货率都在不断上涨。微凹黄檀、奥氏黄檀可能会成为交趾黄檀的替代品。再例如,以大果紫檀为代表的花梨木类,这种木材色泽淡雅、纹路优美、带有檀香味,被认为是花梨木类中最/具升值潜力的树种。
另一种是以前不太受关注的树种。例如被称作“紫光檀”的东非黑黄檀,属黄檀属黑酸枝木类,木质极硬、出材率低,颜色深黑,油脂厚重,易形成美丽包浆。由于加工手段不成熟,市场对其认知范围小,再加上北方消费群体对黑色材质不接受,目前并未大范围升值。类似的木材还有被称为南美黑酸枝的黑苏木等。
木材市场明显表现出向好局面,市场交投相当活跃。从市场商户了解到,部分品种由稳趋热,市场需求明显放大,如非洲檀香,小叶红檀,阔变豆,红贵宝,伯利兹黄檀等;而非洲科檀更是由冷趋热,重新开始活跃。目前,非洲科檀的成交价已经报至1.3-1.5万元 /吨,部分好料报至1.7-1.8万元/吨。
商户指出,木材市场旺热持续,量价齐升,对沉寂了多时的市场是利好提振。但随着销量地提升,积压材种的库存逐渐消化。而目前市场普遍存在原材紧张、价格上涨的难题和压力。今后如何有效地组织货源成为木材市场最/大的难题,上下游商家经营成本增大,对行业发展是极大的考验。
红木家具制作应重视因材施艺
明式家具虽然没有繁复的雕刻、厚重的用材,但是在同类产品中的价位反而是偏高的,这就提醒我们的企业要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红木家具的真正价值所在,而企业对我们的红木家具产业发展、自己的企业发展也一定要有信心。中国古典家具的产品和艺术价值的核心在于造型、工艺(榫卯结构)和特殊的选材,因材施艺应当值得企业重视。
企业做不大,谈什么红木品牌
目前许多企业做的家具,只能进博物馆,而不能进入市场,这些家具对于企业来说经济价值并不是很大,一旦企业发生危机,这类家具很难对企业有很大的帮助。材质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就会随之上涨,若企业理念、文化价值无法传达到终端市场,市场不认同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设计师、最/好的工艺,为什么不通过文化将这些传递给国人呢?我们现在经常谈红木家具产业要培育品牌,但如果企业都做不大,还谈什么品牌?
红木家具用材都是有讲究的
红木原材的出材率很低,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整个行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做不同的家具,要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材质,要定位不同的市场档次。每件家具的用材都是有讲究的。机雕是必定能提高红木家具产业的生产力的,但也要权衡如何来利用这些高科技,如何选择和平衡机器和手工雕刻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