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墙载体选择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植物墙的载体是植物墙营造植物生存环境,表现艺术形式最直接、最重要的植物墙材料,目前行业中常见的植物墙载体有很多种,包括:植物毯、植物袋、基质模块、板槽、混凝土载体、盒式、盆式、雨水搜集式等等,各种载体都有独特的功能性,在选择与使用时应根据实际的环境、机构、艺术需求、施工与维护多方面加以考虑:
第-一艺术性植物墙载体对植物墙的艺术性有直接的影响,首先载体的容纳植物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植物墙的艺术性,理论上单平米的植株相对小型化与数量相对多的植物墙会相对精致,如果显示器的像素一样,植物墙也有分辨率。
另外载体的兼容性与表现性也是植物墙艺术性的体现,如对多种植物的融合,尤其是相对大型与相对小型的植株的融合。另外载体的倾斜角度也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展现度。
第二安全性植物墙载体的安全性其实包含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载体自身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到坚固程度与耐用程度,另外安全性也表现为对外界环境的侵害的功能,如载体的防风系数、防基质流失系数等等。
第三性价比并不是越贵的载体就越好,但性价比高的载体是我们所需要的,尤其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化运作,我们需要性价优良的植物墙载体来更好的打造植物墙,主要的评估标准除了载体的自身成本也涉及到载体运用中施工作业、植物成活、更换维护、交通运输等多项衍生成本以及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增值。
第四功能性植物墙载体的功能性直接关系到植物墙的成活率与长期景观性的表现,载体的直接功能主要是解决水与载体、基质和植物的科学关系,一般优质的载体蓄水科学、排水合理,除了稳定科学的浇灌也解决了浇灌的周期与频率、节水节能、植物的生理的冷热应激等方面问题,另外载体中植物的栽培角度也拓展了艺术性,尤其是着光度与展现度。一些载体也有衍生功能,如雨水收集、自身的艺术性等等。
第五设计与操作便利植物墙在打造之处大多需要设计与规划,载体的结构与功能对于设计的影响较大,一般相对量化的载体相对便于设计与规划,大多会衍生到图纸与植物配给等,另外载体的方便施工程度直接影响到人工成本与工程进度的时间成本。
第六其他载体的选择也要关注其他方面,包括载体的可修复性、灵活适配性、维护便捷性、覆盖率、隐患点等多方面,另外在选择载体的时候要注意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选择载体,而不是根据载体来硬性千篇一律的设计到每一个植物墙项目。每一种植物墙载体的存在都有存在的意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而最-好的不一定是合适的。
植物墙是未来发展趋势
植物墙及阳台种菜立体绿化在建筑内外表面进行的绿化,因其占地面积少,向空间延伸提高绿化效益,横跨不同领域,丰富城市绿化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庆和泓景观的设计师看来,只占空间不占地的立体绿化方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新选择。
立体绿化是城市建筑理念的革命,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物业价值提升,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生态补偿方式。而设计师应以全新的视角去设计更高品位、更宜居的生态建筑,结合长期的实践:室内空间可绿化面积是室外的数倍,而植物墙是实施室内绿化的重要手段。
植物墙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精细化、智能化、多元化和集成化。
成就了未来立体绿化产品全新的应用形态,而且将为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生态空间将环境治理、风景园林、农业种植和建筑装修进行集合,室内大量立体种植植物,是一种新颖的空间设计理念,它不同于室内花园、室内农场等,是在不影响建筑使用面积和功能的前提下构筑的立体绿化综合体,功能更强大,包括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提升氧浓度、降低噪音等。生态空间产生的健康气体能够与其他空间产生的气体进行智能交换,部分代替新风系统,显著降低建筑能耗,因此颇受设计师群体的青睐。
室内植物墙的组合遵循什么原则
室内植物墙的成功除了植物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植物的组合搭配。是否能使植物材料得到合理、巧妙的应用。总体上植物的组合关系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美观原则
不同的植物在形态、色彩、质感等方面都有其特点,在设计时,应通过艺术手法协调植物丰富的色彩美、形体美、线条美和质感美等,使其与场地得到协调;充分把握植物的色彩在四季的变化、把握整体绿化的色调,创造出有层次感、四季景色不同的植物景观;根据不同的环境,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象征意义营造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实用原则
立体绿墙的植物组合关系,还应本着“生态环保”的实用原则,根据绿化环境中不同的污染环境进行搭配,避免选择有钩刺和会释放毒性的植物 。对植物组合关系合理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改善空气质量、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降低噪音污染,更能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美化环境、提高了建筑及装饰的档次和品质,增加其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