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制造完工的换热器应对换热器管板的连接接头,管程和壳程进行耐压试验或增加气密性试验,耐压试验包括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换热器一般进行水压试验,但由于结构或支撑原因,不能充灌液体或运行条件不允许残留试验液体时,可采用气压试验。 如果介质毒性为极度,高度危害或管、壳程之间不允许有微量泄漏时,必须增加气密性试验。换热器压力试验的顺序如下: 板式换热器先进行壳程试压,同时检查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接头,然后进行管程试压; U形管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U形管束)及填料函式换热器先用试验压环进行壳程试压,同时检查接头,然后进行管程试压; 浮头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浮头式管束)先用试验压环和浮头专用工具进行管头试压,对于釜式重沸器尚应配备管头试压专用壳体,然后进行管程试压,最后进行壳程试压;
![](http://my.b2b.makepolo.com/misc/editor/themes/common/anchor.gif)
![](http://my.b2b.makepolo.com/misc/editor/themes/common/anchor.gif)
![](http://my.b2b.makepolo.com/misc/editor/themes/common/anchor.gif)
性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管子尺寸和形状对传热有很大影响。采用小直径的管子时,换热器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大一些,设备比较紧凑,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消耗量少,传热系数也较高。但制造麻烦,管子易结垢,不易清洗。大直径管子用于粘性大或者污浊的流体,小直径的管子用于较清洁的流体。 管子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介质的压力、温度及腐蚀性来确定。 换热器的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不单考虑设备的紧凑性,还要考虑到流体的性质、结构设计以及加工制造方面的情况。管子在管板上的标准排列形式有四种:正三角形和转角正三角形排列,适用与壳程介质清洁,且不需要进行机械清洗的场合。正方形和转角正方形排列,能够使管间的小桥形成一条直线通道,便于用机械进行清洗,一般用于管束可抽出管间清洗的场合。 另外对于多管程换热器,常采用组合排列方法,其每一程中一般都采用三角形排列,而各程之间则常常采用正方形排列,这样便于安排隔板位置。 当换热器直径较大,管子较多时,都必须在管束周围的弓形空间内尽量配置换热管。这不但可以有效地增大传热面积,也可以防止在壳程流体在弓形区域内短路而给传热带来不利影响。
![](http://my.b2b.makepolo.com/misc/editor/themes/common/anchor.gif)
质通道的不同组合。![](http://img3.makepolo.cn/img3/348/848/100018934848_14911908628869.jpg)
板式换热器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最佳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管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
![](http://img3.makepolo.cn/img3/348/848/100018934848_14910395008763.jpg)
压降校核
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时,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
计算方法
关于和压降的计算,由各个厂家产品的性能曲线计算得到。性能曲线(准则关联式)一般来自于产品的。对于缺少性能测试的板型,也可通过参考尺寸法,根据板型的特性几何尺寸获得板型的准则关联式,国际上的一些通用软件均采用这种方法。
选型软件
关于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软件,一般各自厂家根据自己的板型都有自己的选型软件。国际上通用的软件有HTRI,HTFS等。通用的计算软件公开的很少,国内一些网站如板式换热器换热支持网站提供了提供了板式换热器的在线计算软件,可供参考使用。
![](http://img3.makepolo.cn/img3/348/848/100018934848_149103948318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