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原理
恶臭气体利用排风设备输入到UV光解净化设备后,净化设备利用特制的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照射恶臭气体和TiO2光催化,催化裂解恶臭气体,进行协同分解氧化反应,使恶臭气体物质其降解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再通过排风管道排出室外。
技术简介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14554-93定义恶臭为: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为了保护和提高各类处理现场及周围环境卫生质量,减少对空气造成的二次污染,对恶臭进行有效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际国内治理恶臭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包括吸附、直接燃烧、催化燃烧、化学氧化、生物滤池等处理手段。这些控制技术需从恶臭处理效果、工程投资、运行成本、自控程度、占地大小和有无二次污染等方面对技术装备进行评价都无法以本除臭装置产品相比。
本产品利用特制的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照射恶臭气体和TiO2光催化,催化裂解恶臭气体如:氮、三甲胺、硫化氢、甲硫氢、甲硫醇、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硫物H2S、VOC类,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链结构,使有机或无机高分子恶臭化合物分子链,在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下,降解转变成低分子化合物,如CO2、H2O等。
TiO2光催化的催化化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光催光反应速率,而TiO2光催光活性主要受TiO2的晶型和粒径的影响。锐钛型TiO2的催化活性高。随着粒径的减少,电子与空穴简单复合的概率降低,光催化活性增大。另外,孔隙率、平均孔径、粒子表面状态,纯度等对其光催化活性也均有一定影响。为了提高光降解效率,对TiO2光催化剂进化改性,如研制纳米TiO2,制备TiO2的复合半导体,金属离子掺杂、染料光敏化等。也可以采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制备TiO2催化剂,以提高光催化剂的活性。
利用高能臭氧UV紫外线光束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UV+O2→O一+O*(活性氧)O+O2→O3(臭氧),众所周知臭氧对有机物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对恶臭气体及其它刺激性异味有立竿见影的清除效果。
利用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在溶液或空气中发生多相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反应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TiO2在光的照射下,被能量大于或等于其禁带宽度的光子所激发,产生具有一定能量的
光生电子(e-)和空穴(h+);
2)光生电子(e-)和空穴(h+)在TiO2颗粒的内部以及界面之间的转移或失活;
3)光生电子(e-)和空穴(h+)到达TiO2粒子表面并与其表面吸附物质或溶剂中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团(??OH,O2-)和具有一定氧化能力的物质(H2O2)。
4)上述产生的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团和氧化性物质与被降解污染物充分作用,使其氧化或降解为CO2与H2O。
当TiO2光催化剂受到大于其禁带能量的光照射时,在其内部和表面都会产生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一部分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参与光催化反应,另外一部分光生电子与空穴会立即发生复合,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去。如果二氧化钛中没有电子和空穴俘获剂,储备的光能在几毫秒的时间内就会通过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或以其它形式散发掉;如果在二氧化钛的表面或者体相中有俘获剂或表面缺陷态时,能够有效阻止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重新复合,使电子和空穴有效转移,从而能在催化剂表面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吸收的光能转换为化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