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文物工作者对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模型进入深入研究后的成果,首度向世人展现了汉代提花织机的结构和提花编织技术,填补了世界纺织史和科技史的空白。它们属于汉景帝至汉武帝时期,即公元前157年至公元前88年。其中,2号墓出土了4台木质提花织机模型,整经、络丝、摇纬等相关纺织工具模型,以及15个从事编织生产的彩绘木俑。老官山汉墓后来跻身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提花织机将纬纱引入梭口的机构。在有梭织机上﹐纬纱是由投梭机构打击梭子﹐使梭子飞行引入梭口。投梭机构分上投梭﹑中投梭和下投梭三种。这种投梭机构﹐由于有剧烈的冲击作用﹐织机的振动和噪声大﹐机﹑物料消耗多﹐而且不够安全﹐有时会发生飞梭伤人事故。在无梭织机上﹐纬纱是由引纬器引入梭口的﹐这种不用梭子的织机﹐消除了投梭的缺点。
织机有多种分类。按织物纤维分类可分为棉纺织机、毛纺织机、麻袋织机、丝绸织机等。如按织造的引纬方法分类可分为有梭织机和无梭织机两大类。
有梭织机是采用传统的梭子(木梭或塑料梭)引纬的织机。梭子的体积大、份量重,被往来反复投射,机器振动大、噪音高、车速慢、效率低。
无梭织机的引纬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剑杆、喷射(喷气、喷水)、片梭、多梭口(多相)和编织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