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适当的环境温度。影响蓄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是环境温度,一般电池生产厂家要求的环境温度是在20℃~25℃之间。虽然温度的升高对电池放电能力有所提高,但付出的代价却是电池的寿命大大缩短。据试验测定,环境温度一旦超过25℃,每升高10℃,电池的寿命就要缩短一半。
目前燃气机所用的蓄电池一般都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计寿命普遍是5年,这在电池生产厂家要求的环境下才能达到。达不到规定的环境要求,其寿命的长短就有很大的差异。另外,环境温度的提高,会导致电池内部化学活性增强,从而产生大量的热能,又会反过来促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这种恶性循环,会加速缩短电池的寿命。
2、定期充电放电。电源系统中的浮充电压和放电电压,在出厂时均已调试到额定值,而放电电流的大小是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增加的,使用中应合理调节负载,比如控制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台数。一般情况下,负载不宜超过额定负载的60%。在这个范围内,蓄电池就不会出现过度放电。
UPS因长期与市电相连,在供电质量高、很少发生停电的使用环境中,蓄电池会长期处于浮充电状态,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电池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活性降低,加速老化而缩短使用寿命。因此,一般每隔2~3个月应完全放电一次,放电时间可根据蓄电池的容量和负载大小确定。一次全负荷放电完毕后,按规定再充电8小时以上。
3、利用通讯功能。目前,绝大多数大都具备与微机通讯和程序控制等可操作功能。在微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通过串/并口连接,运行该程序,就可以利用微机进行通讯。一般具有信息查询、参数设置、定时设定、自动关机和报警等功能。
铅锌因矿产经常伴生,且在价格走势上也保持极高的近似性,因而可以说是金属行业的一对孪生兄弟。原本两个金属用途的差异性决定其各不相干,但近期随着锌空气电池迅速发展,此前的难兄难弟后期或面临一场终极对决。
锌空气电池技术优点突出
锌空气电池,又称锌氧电池,用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氧或纯氧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以锌为负极,以氯化铵或苛性碱溶液为电解质的一种原电池。与传统电池,特别是与铅酸蓄电池相比,锌空气电池存在诸多优点。
首先,绿色环保是亮点,被誉为21世纪环保型新能源。由于锌空气电池不采用铅、汞、镉等重有毒的重金属,因此其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同时不存在爆炸危险,安全可靠。其次,成本低,蓄能大。原材料主要是空气中的氧及价格低廉的锌,故而材料易得。且它的容量比其它电池高3-10倍。如单体300安时圆柱体型锌空气电池,其重量仅为0.75kg,而同样的铅蓄电池的重量则大于8kg。与当前主流锂汽车电池相比,资料显示,180公斤重量锌空气电池能够产生44千瓦时电量,续航能力350公里,而同样电量的锂电池重量要达360公斤。最后,充电方面优势突出。多数蓄能电池存在频繁充电的缺点,特别是铅酸蓄电池不能长期深度放电,充电时间长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而部分型号的锌空气电池并不是蓄电池,而是利用锌和空气直接发电。简单地说,在电池用完后,用户只需更换封装好的锌粉,就可以重复使用,更换的时间在3分钟内即可完成。
锌空气电池技术突破,锌需求结构面临调整
锌空气电池优势虽然较多,但此前受部分技术原因及产业生产没有达成规模化,故而锌空气电池一直只作为一个概念,实际应用较少。而近年随着锌空气电池技术不断改善,其离实际大规模生产应用越来越近。近日,美国纽约EOS储能公司(EOS Energy Storage)声称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更加绿色环保的锌空气电池。一个0.3千瓦的电池可以实现2700次充放电没有性能衰减。其最终目标是实现1万次循环,产品在电网储能中维持30年寿命。
国内方面,2011年国内首个锌空气电动公交车正式下线,据悉此锌空气电池纯电动城市公交车每充一次电可行驶约3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80公里,其运营成本比传统锂电池电动汽车低三分之一。此外武汉泓元伟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个锌空气电池基地已于2010年10月启动,锌空气电池产品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最快将于2012年进行新能源电池的量产,每年为1万辆纯电动公交车提供动力电池,产值规模可达30亿元,这标志着锌空气电池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另据我国工信部的规划,中国未来10年将投入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用于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然而当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开发领域,纯电动公交车所用的动力电池基本上是锂电池。锂电池是属于充电性质的电池,装配到12m级的公交车后,每天必须到专业的充电站冲电,若用大流量的直流充电,充电时间至少要用3个多小时,若用交流充电至少要用5-6个多小时。而铅酸动力电池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技术目前仍不成熟。因此从技术前景来讲,锌空气电池后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角逐中将占据上风。且随着技术日渐成熟,或暗示锌空气电池时代已经开启。
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组成部分,太阳能光伏发电最近在全球的发展状况可谓喜忧参半。美国NPD集团旗下从事光伏发电市场研究和分析的机构Solarbuzz不久前发布的季度报告显示,中国和英国太阳能发电的意外增长导致2011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提升到236亿瓦,较去年上升了22%。然而,与此同时,由于产量过高、库存较高和价格下滑等因素,2011年光伏行业出现较大亏损。
展望未来,该报告表示,全球光伏需求预计在2012年增长6%,除欧洲以外的其他区域取得了高达43%的增长弥补了欧洲市场的下滑。不过,在资金的压力下,太阳能光伏企业改变策略,由追求市占率转为把收益回报率放在首位。在当前终端市场日趋分散的时期,光伏企业主要课题将是如何提升利润。
美国美洲豹蓄电池HTS12-7 12V7AH/20HR价格
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联邦科技机构下属的绿色能源研究部能源趋势部近日表示,201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工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弱者将被淘汰出局。联邦科技为用户提供全球市场信息、深度分析和咨询服务,其用户包括微软、苹果、戴尔、飞利浦、索尼、佳能等公司。
能源趋势部认为,2012年太阳能光伏工业的政策将重点是总安装量管理控制和减少补贴。此外,针对新兴市场的政策已制定完毕,但这些政策需要时间来加以实施。另一方面,从晶片到光伏组件将持续保持低价格,微薄的利润导致众多生产厂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境地。
太阳能光伏工业市场将存在着严重的供大于求的问题。能源趋势部预计,2012年间,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量大约为190亿瓦。显然,该数字比Solarbuzz的预测要少许多。能源趋势部认为,低迷需求量的原因是意大利、德国和英国的需求量下降,而其背后则是欧洲补贴政策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