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环式把持器
采用坐式或悬挂式液压油缸升降电极,电极的压放采用油缸与气囊抱闸(或液压抱闸〔包括闸环体、内装水平油缸及闸瓦〕)组成的电极自动带电压放装置。铜瓦顶紧装置采用压力环式,内部为液压油缸和顶丝组成,可实现一对一顶紧铜瓦。铜瓦对电极的压力大小可以调整,对电极的抱紧力均匀一致,能保证铜瓦与电极接触良好,导电均匀,不但可大大减少电极事故,还能延长铜瓦使用寿命。外部压力环环体、把持筒下部、水冷保护大套及极心圆调整装置,均采用1cr18Ni9Ti无磁不锈钢,使大电流导体通过时产生的磁损减少到最小程度。采用锻造铜瓦使铜瓦导电性及寿命大大加强。34;780,每根电极6块铜瓦,悬挂在把持筒上,压力环的油缸控制夹紧和放松电极。压力环的使用保证了一对一顶紧铜瓦,压力均匀,可保证铜瓦对电极的抱紧力均衡,铜瓦与电极的接触良好。
水冷电缆使用时基本要求
电缆使用时,两端的连接螺钉必须紧固确保导电性能的良好,在热炉运行后再检查一次,螺钉,螺母等应采用1Cr18Ni9Ti或H62等。电缆冷却水的连接,在水温水压正常的情况下允许将两根水冷电缆冷却水串联起来,但无论如何不得多于两根,在通电的情况下,如果断水,堵水会使电缆烧坏。电缆柔性部分的长度应比相同长度的单股电缆稍微长一些(300 mm)。因为水冷电缆截面积较大,电炉使用时电缆两端弯曲半径较大。
组合式把持器电极
组合式把持器电极技术特点组合式把持器电极技术由挪威埃肯公司开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首先在电石炉上引进该项技术。企业通过对该技术消化吸收及不断完善,组合式把持器电极技术的优点日益显现出来,近年来在大中型矿热炉新建、扩建中逐渐被采用,与传统的锥环、铜瓦电极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导电的接触元件与电极壳筋板接触压力恒定,工作时不刺火打弧。 2)接触元件与电极的升降和压放有机组合,装置结构紧凑、故障率低,实现带电压放电极。 3)运行过程中电极壳不变形,电极培烧均匀,减少了电极的断损事故。 4)馈电铜管与各部件之间采用银焊焊接,各接点连接牢固,整体导电性能良好。 5)接触元件由通水的底部环和不锈钢护屏保护,避开高温粉尘危害,使用寿命长,而且磨损的接触元件经过修复后可重复使用多次。 6)电极升降与压放运行平稳,工作时安全可靠,可提高电极的自控水平。 7)电极与炉盖之间容易密封,便于实现矿热炉的密闭操作。 8)电机壳结构复杂,需要配备专用的电机壳制作设备,电极壳制作安装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