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归元陵园是湖北省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陵园建筑群归元陵园分为八大园,佛光园,福寿园,泰安园,福道园,仁志园,福海园,迎献园,元永园,83个区,占地面积1000亩,每年清明节有免费扫墓专车直达陵园。
陵园坐落于岱黄高速公路黄陂横店仅17公里,市区中巴仅40分钟可直接到达,每年清明节有扫墓撞车直达陵园,汉口到陵园需15分钟,青山到陵园需25分钟,武昌到陵园需25分钟,武汉市最方便的陵园。
从古代的活祭到在秦始皇陵园东侧发现了百余座马厩陪葬坑,17座陪葬墓。陵园西侧发现了31座珍禽异兽陪葬坑,一座曲尺形马厩陪葬坑和61座小型墓坑。10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木车马则位于地宫之西,原封土之下。又在始皇陵北发现了一座较大的动物陪葬坑,在东内外城垣之间发现了铠甲坑、百戏俑坑…… 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思想比起最原始的人祭有所进步,但是对于视死如生的观念仍然没有很大的变化,依旧用了大量的陪葬物,希望死后依然可以享受生前所有的特权。汉代承袭秦制,依旧采取了封土为陵的形制,汉陵均为覆斗状,上小下大,显得非常稳重,全部用夯土筑成。在汉代,长、安、阳、平、茂五陵还设有陵邑,徙天下富豪、旺族于此。
地宫是尘世生活的反映,历代皇陵的地宫(即藏灵柩处)大体模仿了皇宫制度,极尽宏丽堂皇,多有陪葬物,以图于另一世界也能过奢华生活,故曰“地下宫殿”。于此,可以看到当时统治者最上层所享受的生活水平,以及他们所信奉的生活方式。同时,陵墓的地面建筑及神道石像等均取偶数,讲究对仗工整,与宫廷生活相同。
总之,皇陵构成了中国古代隆丧厚葬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间的隆丧厚葬起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