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盐在食品加工工程的作用及机理,其主要作用:对金属离子的封闭作用
聚磷酸盐能与溶液 中的金属离子Ca2+ 、Mg2+ 、Cu2+ 、Fe2+ 、等螯合,生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降低硬度,防止金属离子Cu2+ 、Fe2+ 等起催化作用,与水和蔬菜、水果果皮中的Cu2+ 螯合,使其很快软化,缩短蒸煮时间和提高果胶等提取率。 特别是水果蔬菜罐头溶液中存在Cu2+ 、Fe2+等离子时,能促进维生素C的分解和色素褪色、变色、可防止肉类、禽类、鱼类腐败,以延长食品储存期限。同时磷酸盐还能阻止罐头中漂白剂过氧化氢的分解,从而提高漂白效果,并能除去金属离子中的臭味。聚磷酸盐可防止防止或延缓不饱和脂肪的氧化。抑制微生物生长,因而起防腐抑菌作用。
磷酸盐在国际方面:近年来,在我国技术输出背景下,北非一些拥有磷矿资源的国家磷酸盐产业迅速崛起,形成数十万吨产能,正在与中国争夺欧美市场。如突尼斯已经形成了15万吨磷酸盐生产能力,阿尔及利亚当前磷酸盐产能已跨越25万吨大关,相关企业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海运优势,其产品已经挤占了部分市场。据业内人士判断,这种趋势还将延续。目前,挤出效应已经显现,出口规模萎缩就是明证,我国每年出口的磷酸盐产品由前些年的60万吨已降至现在的20万吨左右。
磷酸盐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肉制品中的应用
磷酸盐通过提高肉的离子强度, 改变pH 值。螯和肉中的金属离子解离肉中的肌动球蛋白来提高肉的持水性,保证肉的鲜嫩度及原始风味,抑制肉制品的氧化变质而延长货架期。
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磷酸盐通常为钠盐、钙盐、钾盐以及作为营养强化剂的铁盐和锌盐,常用的食品级磷酸盐的品种有三十多种,磷酸钠盐是中国食品磷酸盐的主要消费种类,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磷酸钾盐的消费量也在逐年上升。
为充分发挥各种磷酸盐以及磷酸盐与其他添加剂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满足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使用各种复配型磷酸盐作为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剂,复配型磷酸盐的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磷酸盐类食品添加剂开发与应用的发展方向。磷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的矿物质元素,人体摄入磷的主要来源为天然食物或食品磷酸盐添加剂,磷酸盐是几乎所有食物的天然成分之一。由于磷酸盐能改善或赋予食品一系列优异性能,因此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应用于食品加工中,而大量使用则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以后。目前,磷酸盐是应用最广泛、用量较大的食品添加剂门类之一,作为重要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禽肉制品、海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焙烤制品、饮料、土豆制品、调味料、方便食品等的加工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