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 指 标 |
漆膜颜色及外观 | 黑色软糊状 |
粘度(涂— 4 杯)秒 ≥ | 60 |
干燥时间:表干 h | 2-4 |
细度, um ≤ | 40 |
附着力,级 ≤ (钢板与混凝土) | 1 |
柔韧性, mm ≤ | 1 |
耐冲击性, kg cm | 50 |
耐酸 40%H2SO4 浸泡后 5% 的稀酸(硫酸、硝酸、盐酸) | 涂层无裂纹、气泡、剥落现象 |
| 耐高温( -1300 ℃ -11350 ℃ ) | 涂层无裂纹、气泡、剥落现象 |
吸水率(浸水 24h ) | ≤1% |
物理参数及施工参考:
比重 | 1.2 公斤 / 升(黑色) |
闪点 | 31 ℃ |
每道漆干膜厚 | 50 微米 |
每道漆湿膜厚 | 100 米 |
理论油漆用量(即:不含任何损耗量) | 0.5 公斤 / ㎡(干膜 40 微米计) |
建议涂装道数 | 3-5 道 |
复涂间隔时间 | 2-4 小时 |
表面处理 | 应洁净、无油污、灰尘。 |
施工环境 | 底材温度应高于露点 3 ℃以上,相对湿度 95% 以下,雨、雪天不宜施工,排风 |
涂装方法 | 喷涂、刷涂、辊涂 |
4 、施工方法:
1 )底面处理
为了提高涂料的防腐蚀效果,涂漆前应清除基材表面的残旧漆膜、铁锈、油污、氧化皮及杂物。
2 )具体要求
( 1 )用喷丸或喷砂除锈,质量应达到 Sa2.5 级( GB8923 — 88 )。
( 2 )若采用手工除锈,质量应达到 St3 级( GB8923 — 88 )。
( 3 )涂漆前,应除去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处理后的钢板应及时涂上漆,以防重新生 锈。
3 )配漆
( 1 )可采用刷漆、辊涂、喷漆法施工。尽量做到图层薄厚均匀,不漏涂、不流挂并达到规
定的厚度。每隔 2 — 4 小时涂一道。通常情况下涂刷两道即可。
( 2 )每次涂刷完毕,要及时用稀料清洗漆刷等施工工具,以备下次使用,若采用喷涂,更需要及时用稀料将喷枪和软管洗净,防止涂料固化后堵塞
★ 主要性能及指标
表面干燥时间〈4小时
常温贮存时间 〉270天
耐热性 250℃(1小时)
耐酸性 40%H2SO4,常温30天或80℃15天
抗渗性》0.6Mpa
与砼(或陶质砖)粘结力〉1Mpa
耐水性 常温浸水30天
可以再潮湿的基层上作业。
项 目 | 指 标 |
漆膜颜色及外观 | 黑色软糊状 |
粘度(涂— 4 杯)秒≥ | 60 |
干燥时间:表面 h 实干 h | 2 — 4 24 |
细度, um ≤ | 40 |
附着力,级 ≤(钢板与混凝土) | 1 |
柔韧性, mm ≤ | 1 |
耐冲击性, kg cm | 50 |
耐酸 40%H2SO4 浸泡后 5% 的稀酸硫 | 涂层无裂纹、起泡、剥落现象 |
(硫酸、硝酸、盐酸) | 涂层无裂纹、起泡、剥落现象 |
耐高温( 250 ℃) | |
吸水率(浸水 24h ) | ≤ 1% |
物理参数及施工参考:
比重 | 1.2 公斤 / 升(黑色) |
闪点 | 31 ℃ |
每道漆干膜厚 | 50 微米 |
每道油漆用量(即不含任何损耗量) | 0.5 公斤/米 2 (干膜 10 微米计) |
建议涂装道数 | 3 道 |
复涂间隔时间 | 2--4 小时 |
表面处理 | 应洁净、无油污、灰尘。 |
施工环境 | 底材温度应高于露点 3 ℃以上,相对湿度 75 ℃以下雨、雪天不宜施工、排风 |
4、施工方法
1)底面处理
为了提高涂料的防腐蚀效果,涂漆前应清楚基材表面的残旧漆膜、铁锈、油污、氧化皮及杂物。
2)具体要求
(1)用喷丸或喷砂除锈,质量应达到Sa2.5级(GB8923—88)。
(2)若采用手工除锈,质量应达到St3级(GB8923—88)。
(3)涂漆前,应除去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物。处理干净后的钢板应及时涂上漆,以防止重新生锈。
3)配漆
(1)涂料放置过久,可能出现沉降,使用前要充分搅拌。
(2)开桶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4)涂漆
(1)可采用刷漆、辊涂、喷涂法施工。尽量做到涂层薄厚均匀,不漏涂、不流挂并达到规定的厚度。每隔2—4小时涂一道。通常情况下涂刷两道即可。
(2)每次涂刷完毕,要及时用稀料清洗漆刷的施工工具,以备下次使用,若采用喷涂,更需要及时用稀料讲喷枪和软管洗净,防止涂料固化后堵塞。
5、注意事项
1)涂料中含有机溶剂,施工现场应注意排风,严禁明火,要使用防爆灯照明。
2)请与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涂料。
3)作业时要戴防护口罩,作业时间不宜过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