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前应搜检各部门是否齐备,油液是否清洁。
2.千斤顶应设置在平整、坚固处,并用垫木垫平。
3.千斤顶必需与荷重面垂直,其顶部与重物的接触面间应加防滑垫层。
4.千斤顶严禁超载利用,不得加长手柄,不得凌驾划定人数操纵。
5.使用千斤顶时,任何人不得站在平安栓的前面。
6.在顶升的历程中,应跟着重物的上升在重物下加设保险垫层,达到顶升高度后应实时将重物垫牢。
7.千斤顶不得在永劫间无人顾问下经受荷重。
8.千斤顶的降落速率必需迟钝,严禁在带负荷的环境下使其骤然降落。
空心千斤顶制作工艺比较繁琐,是属于特殊顶,对于初次使用千斤顶的人员来说,有时在遇到故障时会束手无策,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列出了一些空心千斤顶出现故障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千斤顶小泵漏油:起重超负荷后引起松动。
解决方法:将千斤顶夹在台钳上,拆下小泵上的揿手连杆,然后用梅花扳手把小泵顺时针方向拧紧。需要50公分长空心铁管加力。
小泵芯漏油:泵芯使用后没及时归位及长期使用,锈蚀后导致密封件磨损破裂。
解决方法:将千斤顶夹在台钳上,拆下小泵上的揿手连杆,松开放油阀,加油口放空气后拔出泵芯,更换泵芯密封件后塞回即可。
问题二:空心千斤顶不能起升:内部无油,小泵垫片顶住钢球不能活动或钢球凹处有杂质或破损。
1、观察千斤顶是否有油,无油加油。
2、将千斤顶夹在台钳上,拆下小泵上的揿手连杆,拧紧放油阀,加油口放空气后,用梅花扳手加力杆逆时针方向松开小泵使用尖嘴钳撬出垫片,取出钢球,清洁凹处,放入垫片,观察钢球是否有活动空间,确定后装回小泵,拧紧。
问题四:千斤顶使用完后活塞杆压下后自动起升:千斤顶内部会自动产生空气。
解决方法:按下活塞杆后,不要移开,用尖嘴钳从边上顶开加油口,使空气放开即可。
问题五:千斤顶起升不到位,达不到标准高度:千斤顶油量没加满或使用长久后消耗。
1、取下加油皮塞,查看油量是否到加油口平位,加油到平加油口位置。
问题六:千斤顶活塞杆与顶帽与外套之间有少量油溢出:两者之间使用中产生磨损,在松开放油阀时压力极大,油从油缸内转入外套内引起少量溢出属于正常范围。
问题七:千斤顶使用完活塞杆不能压下:
1:活塞杆体过于干燥。
2:偏载后油缸内破损。
解决方法:
1:活塞杆涂上一层黄油,机油枪装入千斤顶油在根部一圈注入一些,可压入。
2:如果不能压入,很可能油缸内部问题,需整体维修。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如此什么人患了什么病症就能对症下药了。机器也一样,我们通过“望闻问切”也能找出其病症所在。今天想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液压千斤顶发生故障的“望闻问切”诊断法。
1.所谓“望”就是用肉眼观察。对于液压千斤顶来说,我们要仔细观察油中的气泡情况,判断出液压千斤顶进气的程度,进而排除与液压千斤顶进气有关的故障;同时还要观察分离式千斤顶总回油管的回油情况,判断液压泵工作是否正常,以此为排除系统故障提供重要参考。
2.所谓“闻”就是用鼻子闻
对于液压千斤顶,我们要闻其油液是否有异味变质。如果发现异味,就立即换新油。因为油液变质会严重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润滑。
3.中医里说的“问”就是询问病人的症状,你通过倾听他们的诉说从而找出病症所在。液压千斤顶同样如此。大家不要觉得奇怪,机器怎么能够说话呢?事实上它们是能够说话的,只不过,它们的诉说是以另一种方式,专业的人都能够听得懂它们的诉说。液压千斤顶工作时的振动、噪声、不正常的响声或抖动都是它们在诉说。我们可以通过对各个部位进行探听,来找出噪声产生的部位。这种探听要采用一根细长的钢管,如果听到噪声比较大、声音清晰处就是噪声产生的部位。
4.所谓“切”即是用手摸。液压千斤顶如果温度不正常和发生振动故障,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摸的办法找出其故障部位。对于液压泵和管道局部过热故障采用手摸方法更为有效。
此外,除了用“望闻问切”这些方法外,对于液压千斤顶故障的解决常用的方法还有烧油法和检查试验法。
烧油法就是采用浇油法找出液压千斤顶的进气部位。找进气部位时,可用油浇淋怀疑部位,如果油浇到某处时,故障现象消失,证明找到了故障的根源。烧油法对查找液压泵和系统吸油部位进气造成的故障特别有效;而检查试验法是针对液压千斤顶的压力故障和动作故障而言,此时采用分段检查试验法也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