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石拦截系统的放线定位可采用水平仪/水平尺配合卷尺来完成。落石拦截系统工程中测量放线的主要工作就是确定钢柱和锚杆的位置,钢柱的定位通常从拦石网的起始位置起,按系统要求的柱间距逐一放出各钢柱的位置。在钢柱位置放线时,各钢柱的位置尽可能设在同一等高线上。如钢柱位置正好遇到低凹或凸出地形,可以按柱间距在8~12m的范围内调整钢柱位置,尽量错开不利地形;如钢柱基座受地形限制无法保持相同高程时,应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如对高凸处作一定的清挖,或对低凹处设置混凝土墩的方式进行一定的填补,使相邻钢柱间高差尽量控制在0.5m以内。落石拦截系统的拉锚绳中下拉、侧拉和中间加固锚绳的布置要求基本上一样,中间加固锚杆、侧拉锚杆的位置一般以所在钢柱的位置,按照沿防护网的走向外量1.5倍柱高的距离,在与网的走向向下夹l0——15角的范围内找比较适合的点位确定。当系统布置时受地形限制,拦石网的走向常常会出现一定的偏转。按照系统安装及使用要求,当拦石网中某一根钢柱在平面布置中形成尖角指向坡脚方向时,该钢柱就应加设一根下拉锚绳,而下拉锚杆的位置宜定在钢柱的下方,并位于该尖角的角平分线上,离钢柱基座的距离应不小于柱高的一半。 落石拦截系统上拉锚绳的布设方式有两种形式:对于采用“1”字形上拉锚绳的系统其上拉锚杆位置位于钢柱的正上方,距离钢柱约为钢柱间距与柱高之和的一半处。而采用“人”字形上拉锚绳的系统其上拉锚杆位置应尽量定在两个钢柱间的中分线上,使得同一锚杆上的两根拉锚绳长度大体相等,距离防护网也是钢柱间距与柱高之和的一半处。同样,对同一根钢柱拉结的两根上拉锚绳的锚杆定位时,也应尽量使上拉锚绳以钢柱的旋转面对称,使系统拉锚绳受冲击时受力尽量均匀。 钢柱基座和锚杆的布设位置应尽量避开山坡上的溪流或冲沟,以免水流冲刷引起钢柱基座和锚杆出现掏空,影响到系统的使用D如受地形所限,锚杆和钢柱基座必须设在溪流或冲沟处时,须对基座周边地表作混凝土封盖或其他抗冲刷处理,以确保基座不被水流冲毁。另、夕卜,在基坑定位时,钢柱基础的长轴方向应与该基础中心和左右相邻基础中心连线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一致,以保证钢柱安装后的空间位置准确,在受冲击时防护功能最好。
SNS柔性防护系统技术自1995年引入中国以来,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内铁路、公路、水电站、矿山和市政工程的上千个边坡工点,解决了传统防治措施难以解决的大量难题,其可靠的安全保障性、施工的快速标准化和利于环保等综合技术经济优势及其新颖而巧妙的防护观念和设计思想,已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广泛认识和认同。总结起来,与传统的典型圬工结构相比,SNS系统不仅具有以圬工为代表的传统方法的防治功能,并能满足前述对坡面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的基本要求。
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已成功发送给相应的供应商,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对不起,您对此产品的咨询信息发送失败,请稍后重新发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