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学习国学不仅使记忆力提高,还促使宝宝养成良好行为生活习惯
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宝宝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任性、过于自我等。而在《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千字文》等国学著作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延展国学的内容,再加上借助有力的学习工具,就能轻松地让宝宝学到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养成好的行为生活习惯。
对于宝宝学习国学不仅仅提高的是记忆力,通过记忆力的培养和开发,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自然而然的发挥出来。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学习国学好处虽然很多,但是要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要使用专业的学习工具,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宝宝的学习热情,帮助家庭更好的执行和坚持读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习国学经典的益处
从小教导儿童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还能开发孩子的记忆潜能和智力等,让孩子一生受益。
1、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圣贤为友品自高。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底蕴丰厚,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事之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凡出言,信为先”……在诵读这些琅琅上口的语句时,孩子不仅能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美德,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2、开发孩子智力潜能
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和记忆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孩子的识字能力和记忆力会明显提高,同时,孩子的理解能力也能相应得到提升。
“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幼儿国学班上,有一个叫张鹏的小朋友在学完这句话后,给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事,并总结出“鹏四岁,能让座”六个字,看起来简单,其实这就是孩子理解等能力提升的实例。
3、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除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世。国学兴趣班注重对孩子人格的培养、礼仪的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其中包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认真听课、规范写字读书、感恩、勤俭节约、惜时守时等好习惯,都可以在国学经典中找到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