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 利用压电陶瓷片的压电效应发声, 直流电阻无限大,交流阻抗也很大
动圈喇叭:普通的是永磁场中的线圈带动纸盆振动发声,直流电阻几乎是0,交流阻抗一般几欧到十几欧。
蜂鸣器:需要较大的电压来驱动,但电流很小,几mA就可以了。功率也很小。
动圈喇叭:需要较大的电流来驱动,但电压并不很高。功率可以很大。
蜂鸣器:频率特性很差,谈不上音质,能响而已。
动圈喇叭:可以讲究音质了。
现在很常用的是一种有源蜂鸣器,内部有振荡、驱动电路。加电源就可以响,你所说的估计就是那种。优点是用起来省事,缺点是频率固定了,就只一个单音。
电磁式蜂鸣器的工作原理:交流信号通过绕在支架上的线包在支架的芯柱上产生一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和磁环恒定磁通进行叠加,使钼片以给定的交流信号频率振动并配合共振腔发声。产品的整个频率和声压的响应曲线与间隙值、钼片的固有振动频率(可粗略折射为小钼片的厚度)、外壳(亥姆霍兹共振声腔)频率、磁环的磁强漆包线的线径有直接关
而利用I/O 定时翻转电平来产生驱动波形的方式会比较麻烦一点,必须利用定时器来做定时,通过定时翻转电平产生符合蜂鸣器要求的频率的波形,这个波形就可以用来驱动蜂鸣器了。比如为2500Hz 的蜂鸣器的驱动,可以知道周期为400μs,这样只需要驱动蜂鸣器的I/O 口每200μs 翻转一次电平就可以产生一个频率为2500Hz,占空比为1/2duty 的方波,再通过三极管放大就可以驱动这个蜂鸣器了。折叠编辑本段驱动电路由于蜂鸣器的工作电流一般比较大,以致于单片机的I/O 口是无法直接驱动的*(但AVR可以驱动小功率蜂鸣器),所以要利用放大电路来驱动,一般使用三极管来放大电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