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双曲线齿轮传动具有啮合平顺性好、减速比大等特点而广泛地使用于汽车后桥主减速器齿轮传动。但由于双曲线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传递的压力很高(达4000MPa),相对滑移速度可达400m/min,因而产生很高的瞬时温度(600~800℃),而一般的油性添加剂在100℃左右就会从摩擦表面脱附,油膜被破坏。在这种极压条件下,为防止磨损、擦伤和粘合,必须降低金属接触面的摩擦,所以双曲线齿轮油中加入了含氯、硫、磷等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极压添加剂。在极压条件下,这些添加剂在摩擦面的高温部分与金属反应,生成了剪应力和熔点都比纯金属低的化合物,即在啮合齿面上生成了一层假润滑层,从而防止接触表面咬合或熔合。这种假润滑层是由摩擦表面金属与添加剂分子中各种活性基因起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在常温下与金属反应很慢的添加剂,在瞬时高温下迅速反应,生成反应膜。温度越高,生成越迅速。外逸电子的冲击。产生弹、塑性变形的微凸体,晶格产生歪变,原子结构遭到破坏,导致电子外逸。化学活性比较安定的润滑油(包括添加剂)受到高能电子的冲击,使稳定的化合物离子化,离子化后的物质,具有很强的反应能力,与摩擦表面的金属反应,生成具有特殊润滑作用的反应膜,防止了胶合与擦伤。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条件越苛刻,产生的温度越高,外逸电子越多,反应越充分。抗胶合机理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控制接触面上的温度;不再是弹流计算。解决胶合的理论基础是摩擦化学;根本措施是,保证接触面上及时形成反应膜。
铁谱分析。
铁谱是一种可以迅速,便捷地将磨损粒子从油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可以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下观明基片上磨粒的尺寸分布,用光密度法确定磨粒的数量及尺寸分布情况。对于低速重负荷的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点蚀和胶合。
为4#油样(设备运转时间为714h)铁谱片入口处的沉积情况,图6为8#油样铁谱片入口处的沉积情况(放大倍数均为200倍),比较两图可以发现铁谱片上沉积的颗粒增加较多,但磨粒的尺寸没有明显加大。
图54#油样铁谱片入口处的沉积情况(200x)
8#油样铁谱片入口处的沉积情况(200x)
图7为6#油样(设备运转时间为2530h)铁谱片入口处沉积的一个约15μm的呈片状的疲劳磨损正常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