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 小零件挂镀时单独分装悬挂,当电镀加工量较大时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滚镀则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起来进行处理,无需再进行繁琐的装挂操作,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滚筒,滚筒是承载着小零件在不停地翻滚过程中受镀的一个盛料装置。典型水平卧式放置。滚筒壁板上布满许多小孔,电镀时零件与阳极间电流的导通、筒内外溶液交换及筒内气体排出等都需要通过这些小孔才能实现。 滚镀是在小零件不停地翻滚过程中进行的 滚镀时小零件在滚筒内并非静止不动,而是随滚筒旋转不停地翻滚。这种翻滚具体到某一个零件的情况是:一会儿被埋进整个堆积零件的内部,一会儿又翻到外表面。这样周而复始,直到整个滚镀过程结束。
滚镀的电流是以间接方式进行传输的挂镀时,零件所需要的电流由挂具直接传输,零件与挂具紧密接触,中间没有任何介质。因此,挂镀的电流传输平稳,接触电阻小,各零件所需要的电流基本不因传输问题而受到影响。
镀银防变色方法
①硫酸盐镀银溶液中含有多种表面活性剂,为的是增大阴极极化、细化结晶,获得光亮镀层的光亮剂载体。但这种光亮剂在镀层表面会形成一层有机薄膜。这层薄膜日后又会逐渐发黄变色。为此,镀后在干燥之前需先在10%浓度的磷酸溶液中进行脱膜处理,然后再经冷热水多次清洗,最后再经热的去离子水清洗,这一步骤很重要,不容忽视。
②镀银zui好不要采用逆流漂洗,否则镀层易发雾,滚镀件尤甚。可以从滚桶里将工件倒入盆中后,马上倾入清水、搅匀后,把水倒掉,这样反复三次,然后浸泡50℃左右磷酸三钠稀溶液,再经三次水洗即可。
③在铜基体上先预镀一层铜,不仅可以提高镀层的结合力和镀层的均匀性,而且有利于阻挡黄铜中的锌离子向银金属层中渗透。
④镀银后要中和和钝化,以中和残留的酸,并在银层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中和剂一般选用碱性较弱的磷酸盐。中和后经水洗转入钝化工艺。钝化液采用重铬酸盐,温度在60~80℃,时间l~2min,在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⑤防止镀银层发黄,操作上应注意三点:一是避免镀后清洗不良,形成水痕;二是避免电流密度过高;三是避免镀液温度偏高。
⑥镀件经过钝化(K2Cr207,10g/L,Na2C03,20g/L)处理,对防变色是有效果的,但必须清洗干净。
⑦浸渍硬脂酸溶液,在镀件表面形成保护膜,是经济有效的防变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