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任何学习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以学习语言为例,我们不管花了多少时间去读英文,还是开不了口,讲起来也是断断续续的。但是如果有机会到了美国,半年下来不说英文也不行了。小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明显。
孟子深明此理。他说:楚国有一位大官,希望自己的小孩学会齐语,就礼聘一位齐国家教。但是家教再高明也没有用,因为小孩的生活环境是楚国,每天与人交谈的语言也是楚语,怎么可能学好齐语呢?这就是“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的情况。
假如换个环境,把小孩送到齐国城中的闹市住上几年,那么就是每天鞭打他,逼他说楚国话,也是做不到的。学习语言固然如此,学习做人又何尝有别?
孟子的意思正在于此。如果希望宋王施行仁政,那么光靠一个好人薛居州在他身旁教导,是起不了作用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反之,如果宋王四周的人都是努力行善之辈,那么宋王要想作恶也不大容易了。
这段话的道理虽然很平凡,但是足以告诉我们一个讯息,就是:儒家绝不是单单讲究个人之发心立志,好像一个人可以不受环境影响,独自成就伟大人格似的。
有些家长虽然送孩子去学国学,但自己却对国学的内容知之甚少,在孩子说起国学经典语句时家长竟觉没有共同语言。杭州某国学班校长现在郁闷的是,很多家长比较功利,常和老师说,学这些没用,多教些唱歌跳舞吧,出去还能露一手,要是拿个什么大奖,参加考试还能加分。而不少教育学者则认为学习国学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现在给孩子们诵读《三字经》和《弟子规》,都不要求孩子们全部理解。只挑些通俗易懂的内容教给孩子,吸引他们的兴趣。等他们到了一定年龄段,就会懂得更多。
买国学机一定要买声音比较柔和的,要宝宝听得舒服,玩的开心,要带童音跟读的,让宝宝跟读美妙的声音 一起读,而国学机正好符合这些条件,是现在所以益智玩具和早教产品益智最.好的一款国学机,不仅仅音质好,内容多,国学机包含一本目录书和点读笔、播放。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说的就是:有道德的人待人应彬彬有礼,不能态度恶劣,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因此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所说,礼貌是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礼貌的意义重大。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不注意礼貌待人、自大、蛮横、粗鲁、缺乏良好的教养,往往会处处碰壁。
人与人之间互相观察和了解,一般都是从礼仪开始的。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受到关注。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那些明智的和有礼貌的人们,他们特别谦虚谨慎,从不装控作势、装模作样、夸夸其谈、招摇过市。他们正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言语来证实自己的内在品性。
而有些家长往往忽视了培养孩子礼貌、礼节这一重要环节,他们认为,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还有一些家长则认为,小孩子夭真无邪,长大自然就懂得礼貌礼节了。其实,这都是误解。孩子的文明礼仪需要从小培养,一旦形成坏习惯,就很难改变;另外,越是懂礼仪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可见,讲礼貌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