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翅木又有新老之分。老鸡翅木肌理致密,重量较轻,紫褐色深浅相间成纹,尤其是纵切而微斜的剖面,色泽幽雅,花纹华美,有含而不露的文雅之态。新鸡翅木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往往浑浊不清,僵直无旋转之势,而且木丝有时容易翘裂起茬。
明代鸡翅木家具以及清早期的部分家具都使用老鸡翅木。同时,明式鸡翅木家具一般光素无雕饰,凸显其本身的纹理,风格简洁,多为用料较少的小件家具。形制最多的应该算是椅具,包括四出头官帽椅、圈椅、南官帽椅、玫瑰椅以及交椅等。新鸡翅木则多见于清中期至清晚期,颜色略重,呈棕色,纹理中颜色略黄,分量较重,纹理明显,纤维较粗,韧性较好。
鸡翅木为什么叫鸡翅木?收藏价值如何?
外行人听到鸡翅木这个名字时,会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明明和紫檀木、酸枝木、乌木以及花梨木等同属于红木,其他木材的名字都是如此雅致,而它却以鸡翅命名,令人难以理解。殊不知,这里却是大有文章。
一方面是因为有类似“鸡翅”的纹理而得名。其木质纹理交错、清晰,颜色突兀,在红木中属于比较漂亮的木材,有微香气,生长年轮不明显。
还有一种原因是因鸡与吉谐音,在明清时,为了寓意吉祥之意,人们多会在家具等物品上雕刻鸡形。而鸡翅木因其纹理宛若鸡翅羽毛般璀璨,被明清时民间匠人命名于此,以象征吉祥之意。
鸡翅木家具的收藏价值
鸡翅木是明清硬木家具常用材质之一,其原始树种为“红豆”树。王世襄先生谓老鸡翅木“肌理致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纹,尤其是纵切而微斜的剖面,纤细浮动,予人羽毛璀璨闪耀的感觉。”鸡翅木产于福建地区,为当地工匠在制作硬木家具时的一选,苏州,山西及清宫造办处也有少量使用。
鸡翅木家居在明清家居中所占比例很小,但个性十分突出。它风格独特,既不像黄花梨家具文人化倾向那样冥想,也没有紫檀家具那种陈穆雍容。鸡翅木家具周旋于文人与商贾之间,迎合着高雅与低俗,适应着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此外,在家具设计中,把木质纹理因素放在首要位置上的,只有鸡翅木。黄花梨家具重造型,紫檀家具重雕工,鸡翅木家居重纹理。后者这种非人工因素的展现,是中国古代家具设计理论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