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的线路板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三
5、使用国际基材–不使用“当地”或未知品牌
好处:提高可靠性和已知性能
不这样做的风险
机械性能差意味着电路板在组装条件下无法发挥预期性能,例如:膨胀性能较高会导致分层、断路及翘曲问题。电特性削弱可导致阻抗性能差。
6、覆铜板公差符合IPC4101ClassB/L要求
好处:严格控制介电层厚度能降低电气性能预期值偏差。
不这样做的风险
电气性能可能达不到规定要求,同一批组件在输出/性能上会有较大差异。
高可靠性的线路板的最重要的特征之7
11、对塞孔深度的要求
好处:高质量塞孔将减少组装过程中失败的风险。
不这样做的风险
塞孔不满的孔中可残留沉金流程中的化学残渣,从而造成可焊性等问题。而且孔中还可能会藏有锡珠,在组装或实际使用中,锡珠可能会飞溅出来,造成短路。
12、PetersSD2955指定可剥蓝胶品牌和型号
好处:可剥蓝胶的指定可避免“本地”或廉价品牌的使用。
不这样做的风险
劣质或廉价可剥胶在组装过程中可能会起泡、熔化、破裂或像混凝土那样凝固,从而使可剥胶剥不下来/不起作用。
高可靠性的线路板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二
3、超越IPC规范的清洁度要求
好处:提高PCB清洁度就能提高可靠性。
不这样做的风险
线路板上的残渣、焊料积聚会给防焊层带来风险,离子残渣会导致焊接表面腐蚀及污染风险,从而可能导致可靠性问题(不良焊点/电气故障),并最终增加实际故障的发生概率。
4、严格控制每一种表面处理的使用寿命
好处:焊锡性,可靠性,并降低潮气入侵的风险
不这样做的风险
由于老电路板的表面处理会发生金相变化,有可能发生焊锡性问题,而潮气入侵则可能导致在组装过程和/或实际使用中发生分层、内层和孔壁分离(断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