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加工工艺广泛应用在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只有认真操作才能有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有关电镀工艺的一些基本知识。
电镀加工工艺的分类:酸性光亮铜电镀电镀镍/金电镀锡。
电镀加工工艺流程:浸酸→全板电镀铜→酸性除油→微蚀→浸酸→镀锡→浸酸→图形电镀铜→镀镍→浸柠檬酸→镀金。
电镀加工流程说明:
(1)浸酸。
①作用与目的:除去板面氧化物,活化板面,一般浓度在5%~10%左右,主要是防止水分带入造成槽液硫酸含量不稳定。
②使用C.P级硫酸,酸浸时间不宜太长,防止板面氧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酸液出现浑浊或铜含量太高时应及时更换,防止污染电镀铜缸和板件表面。
滚镀是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滚筒内进行的 小零件挂镀时单独分装悬挂,当电镀加工量较大时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滚镀则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起来进行处理,无需再进行繁琐的装挂操作,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将分散的小零件集中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滚筒,滚筒是承载着小零件在不停地翻滚过程中受镀的一个盛料装置。典型水平卧式放置。滚筒壁板上布满许多小孔,电镀时零件与阳极间电流的导通、筒内外溶液交换及筒内气体排出等都需要通过这些小孔才能实现。在零件上镀镍可以使零件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可焊性、耐磨性和高硬度等优点,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可使零件的使用寿命延长。
镀镍通常可以采用化学镀镍,也可以采用电镀或刷镀。化学镀与电镀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
1.覆盖广泛,对于复杂零件的各个部位可以得到较均匀的镀层;
2.具有比电镀更优良的深镀能力,可大大减少镀件盲孔、深孔内无镀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