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塘时温差不超过5℃。放养时应先把袋子放水池中10分钟后等温度相近再打开,打开后先灌少量池水进袋,然后抓紧袋口晃几下,使池水与袋里的水充分混合,约10分钟后再贴着水面倒入网箱,下塘前每10万尾鱼苗喂一个熟鸡蛋黄浆。放养时要先在发塘的上风头离池边1米处贴着水面让鱼徐徐游出。切忌悬空倒鱼。
按池塘中天然适口饵料的生长规律与鱼苗生长发育中食性转化相适应的原则,及时培育水质,确保轮虫高峰期鱼苗下塘,鱼苗下塘后投饵施肥,调节水质等管理措施也要紧紧跟上,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大家都比较重视管理,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鱼苗下塘前用密眼网拉空塘1次~2次,看是否有野杂鱼、蛙卵、水生昆虫等敌害混入,若发现野鱼或敌害生物,须重新清塘,如发现大型蚤类或蚌壳虫,然后亩施3.5公斤~4.5公斤尿素肥水,鱼苗下塘时,鱼体用青霉素10万单位/万尾消毒。
按池塘中天然适口饵料的生长规律与鱼苗生长发育中食性转化相适应的原则,及时培育水质,确保轮虫高峰期鱼苗下塘,鱼苗下塘后投饵施肥,调节水质等管理措施也要紧紧跟上,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大家都比较重视管理,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发塘技术鱼苗培育,也称“发塘”。它是指把鱼苗经20天~25天饲养,长到了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鱼苗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鱼苗发塘率一直很不稳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现将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影响发塘率的原因
1.鱼苗数量与运输成活率是影响发塘的原因之一。有些育苗单位为贪图利益,故意克扣鱼苗数量,也有的是抽样估计数量不足,很少有达到100%,有的还不到70%,所以这种本来数量不准的鱼苗即使其它措施十分完善,也难以满足下塘数而影响发塘率。另外,由于鱼苗经长途运输,而不注意途中换水等措施,造成下塘后鱼苗发塘率下降。